作为吕本从小收养长大的吕大,吕本对其还是很放心的。
与此同时,胡惟庸案虽然告一段落,但毛镶率领的拱卫司在朱元璋的指派下,对胡惟庸的罪证搜集几乎是一刻也没有停止。
隔一段时间便会有官员被盯上,从而被带走调查,不脱层皮很难走出来,这其中,既有朱元璋的意思,也有拱卫司成员的打击报复,毕竟御史们对毛镶的弹劾,毛镶可都是记在心里。
作为跟在朱元璋跟前这么多年的老人,毛镶自然是知道朱元璋想干什么。
铲除异己与不安分的官员,拿回分散出去的权力。
胡惟庸虽然死了,可胡党成员可没有清算干净,毛镶显然是不介意事情闹大的。
而朱元璋坐视毛镶这么调查胡党成员,也是为之前的错误买单,要知道这个时候朱元璋可是停了科举制的,在举荐的情况下,官员的任免权可是在丞相的手里的。
借着胡惟庸谋反而清理一部分人就显得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了。
之所以说是错误,是因为官员在地方上本就代表皇权在地方,不需要他们多么有能力,明朝初年科举选拔出来的那些不堪重用的人才完全够用了。
只不过朱元璋疑心病比较重,一方面觉得科举选拔出来的官员不堪重用,另一方面又怕他们能力过于出众,再出现像王保保那样的人才导致地方不稳。
要知道明朝初年,山西、云南以及甘肃等地可都还没有纳入明朝版图之中,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打败了王宝宝后才慢慢的收入大明版图当中的。
而所谓的举荐制在朱元璋看来就比较好了,可以把在他看来是人才而又不稳定的不安分子给吸纳到朝廷中来。
这样一来,不稳定因素就少了很多,可这样一来,难免就会出现丞相做大的现象。
大多数官员们或多或少的都承丞相一份人情。
胡惟庸案就是朱元璋为清理这些不稳定分子而发起的,但凡有威胁的,基本上都被朱元璋给按了下来。
毛镶作为拱卫司的老大,以前的情报组织,清理起所谓的乱党那是得心应手,相互攀咬,严刑拷问,但凡被盯上的,没有不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