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互通有无常相联络 江歌都城回转黄路店

千音阁的禅音堂里,月千绮正在里面弹着琵琶。

一个弟子捧着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一个纸卷卷着,外面绑着黄色的丝带还有金漆封着。

“阁主,右护法派人送回来的。早上您让属下探查左护法的消息,得知他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已过瓜洲,按照左护法的脚程,四日之内必到。”那人单腿跪着,举着托盘,小心翼翼地说。

“放在桌上,下去吧,顺便把江歌给我叫来。”月千绮依旧坐在那里,低头摆弄琵琶,长发披散,遮住了脸庞。

那名属下应诺,站起来转身离开。

月千绮这才站起来,走到一个角落,把琵琶摆在原来放置的条案上,她翩翩离开,边走边把披散的长发拢在一起,简单地从梳妆台上随意地拿起一根檀木簪子,把头发绾好。只见月千绮,脸庞消瘦,白皙,双颊淡淡粉红,一双凤眼格外有神,看着这岁数就像是十七八的姑娘,根本想不到,她今年已然年过古稀了。

放在托盘里那卷纸,黄色的丝带,金色火漆,这明显就是皇家的消息。月千绮没有马上打开,她静静地看着,脑袋里不知道想了什么,过了一会儿,这才伸手拿起,慢慢打开。上面的话,是野拓归写给她的。开头是这样写的:“千绮姑姑见字如面…”

没错,月千绮,是野拓归的亲姑姑。

当年月千绮因为跟河伯的婚事,未被皇室允许,一气之下,月千绮离开皇城,江湖上奔波,后来虽然在河伯和其他人的撮合下,她跟皇室和解,但是,那会儿,是河伯不同意婚事,而不是皇室不允许了。这里面很多往事,虽然时过境迁,但是,对于月千绮来说,依旧是心中的痛。很多事情也都是因为当年消息不通,大家各自所知都有偏差和不应时,所以,误会也好,错失也好,造成了今日的局面。那时候,月千绮就发誓要做一套完整的消息网,明线,暗线都要做起来,于是千音阁这才成立。她不爱出名,也不爱交际,因此,皇室一直隐匿着她的行踪和真实的名字,即便这个千音阁也是江湖上高深莫测的存在。皇室全力支持,不论是出于自责还是为了自身的统治考虑。

千音阁阁主月千绮是当朝皇室,这件事,除了皇帝,知道的寥寥无几。如今,看着这封信,就知道,野拓归要有大动作,需要她的支持。

看完了内容,她把纸卷点燃,扔进桌上一个青铜坛子。

接着,她拿起一张纸,写了一个字:“可。”没有落款,没有多余的字,她卷起来,同样拿出一根红色的绸带,绑上,用上黄色的金漆封好。放在桌上。

这一切忙完,门口一个女子,朗朗地声音,说:“禀阁主,江歌来了。”

“进。”月千绮招手让门口的女子进来。这个女子面目清秀,看着很是端正,穿着打扮透着英气,是短打扮,不是一般女子那样的衣衫。“给我去都城送信,老样子。不必等回信。送到就回。也不必急着回来,回来的时候绕道黄路店,去黄路店的城隍庙,在香炉里点上二十八支竹签香,竹签要染成蓝色的,每根竹签都要掰掉一寸。”月千绮交代江歌。

江歌是月千绮最贴身的护卫,是月千绮给养大的。也是知道月千绮真实身份的人之一。“点完之后呢?”江歌继续问。“点完你在旁边看着,见到有人把你插在那的竹签香取走三根,你就跟着他走。到地方什么也不要说,他会给你一封信,你带回来就可以了。”月千绮交代的很仔细。

江歌点点头,表示明白了,她给月千绮施了个礼,拿着月千绮刚刚弄好的纸卷,转身离开,准备外出了。

天还没亮,一匹枣红马,就已经在官道上狂奔了。江歌穿着月白的袍子,戴着一顶草帽,干净利落,飞奔都城,跑两天休息一晚,再继续赶路,紧赶慢赶,这才眼见着都城的城门,她进了城,先进了一个离皇城最近的客栈,要了个上房。接着就出门前往旁边的一家丝绸铺子,进去以后,她看到掌柜的,拿出那个纸卷,问:“掌柜的,这上面的丝带,您这有货吗?”

掌柜的抬头看了看她,点点头,说:“有的,只不过这种比较贵,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