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俏婢相赠

韶月委委屈屈地跪伏在地,眼睛都快红了,心里纵然有一万个不情愿,毕竟一介谋士哪比得上镇北大将军位高权重?

就算是当个镇北大将军府的丫鬟,这年纪轻轻的镇北大将军显然是垂涎自己的姿色,总有一天可以飞黄腾达。

不过她跟随张崇义的时间较短,还没有摸透张崇义的心思,唯恐一言不慎忤逆了他,会被这位杀人如麻的小将军给砍了,哪里还敢吭声?

最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杨千钟离开郡守府。

承光十二年下半年,张崇义几乎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整顿信都河间涿郡内部各项事务上面,煞费苦心地调整各地官员,提拔了一批能员干吏,罢黜了一批庸官贪官。

同时不遗余力地整顿三郡的防务,力争在不加税赋的前提下,维持兵马的规模和战力。

对他而言,征兵不是问题,三郡户籍人口合计超过三百多万,更别说还有一个地狭民贫、民风彪悍到连小孩子都能上阵杀敌的中山郡。

按照三十人供养一兵的古制,张崇义如果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凭借从信都郡搜刮出来的金银珠宝,足够维持十万大军的规模。

张微等人极力主张张崇义大肆增兵,迅速增加兵马人数。

唯独杨千钟始终力排众议,言辞激烈地反对增兵,坚持将三郡常备兵马维持在五万左右,实行精兵路线。

张崇义对他倒是言听计从,就将招募兵马的计划暂时搁置。

张崇义面临的最严峻最残酷的问题,而是后备战马的严重不足。

如今他拥有八千铁骑的规模,但手里只有三万匹战马,马匹数量颇为寒碜。

涿郡的两个小马场,每年只能出栏八百匹乙等战马,连可以冲锋陷阵的甲等战马都培养不了。

手里的这批战马,尤其是甲等战马,不管是战死一匹还是病死一匹,就会减少一匹,无法得到补充。

幽州最好的三大马场,燕山马场在上谷,白鹿马场在渔阳,那里是大哥张崇忠的地盘,辽东马场在二哥张崇孝的地盘上。

三大马场,任何一个每年可以出栏上万匹甲等战马,乙等战马丙等战马数万。

幽州铁骑之所以能够常年对抗青奴黑水,三大马场可谓居功至伟。

世人都说凉州铁骑甲天下,可是凉州这几十年频繁内战,几乎打成了穷光蛋,士兵战马数量锐减,如今凉州各郡的铁骑相加总数恐怕都不到一万五千。

并州地狭民贫,供养的铁骑不到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