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走渤海郡

杨千钟展颜微笑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军乃是性情中人,可以理解。

将军,如今这大旗的花花江山正是无主的桃花,等着真命天子撷取呢,将军其有意乎?”

张崇义悠然望着远山近水,白云苍狗,有感而发道:“前路太远,江山太大,天命太玄,我不想好高骛远,沉浸在画饼充饥的愚蠢幻想中,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先把青州收入囊中,尽快恢复郡县秩序,废除一应苛捐杂税,让老百姓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我从来不是悲天悯人的圣人,也搞不懂你们儒家那一套天人合一的大道理。

我只知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了百姓的俸禄,就该为百姓干点事情。

父亲从小教育我,张家之所以成为张家,是因为张家一直把幽州百姓当做家人。

幽州百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都拿来供养张家,我们一衣一食皆是从百姓牙缝里抠出来的。

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何那些官员就不懂呢?他们不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博学之士?”

杨千钟闻言有所触动,喟然长叹道:“将军所言可谓至理名言,契合圣人大道,属下钦佩之至。

古人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又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大道理听着朗朗上口,念着掷地有声,不过都是虚无缥缈的废话,于掌权者所言,跟佛家的阿弥陀佛一样,无非是用来安民愚民的手段,毫无实际约束力可言。

自古以来,读圣贤书越多的达官显贵害民越盛,反而是一些出身草莽的英雄还能体恤黎民疾苦。

我前些年周游天下,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真真切切领悟到‘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实乃颠簸不灭的真理。”

不远不近跟在张崇义战马后面的马车,突然传来姜无媚银铃般的笑声:“你们两个人,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一个是博学多才的大谋士,一路上唧唧歪歪谈玄论理,不嫌烦么?

喂,你不是说喜欢肤白貌美的大波妹吗?我和菲诺可不是大波妹,你要不要让他们给你搜罗几个大波妹暖被侍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