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姜无媚的直觉

大军用过早膳,虽说略微恢复了一些精力,人马依旧倦意难消,可是永安城近在眼前,最后一段路程无论如何都要咬牙走完。

张崇义借口蒲津渡举足轻重,倘若范进再度举兵来攻,现有的三千兵马难以抵挡,请霍云霓带着她的亲兵屯驻于此,等待他的后援大军赶到后再换防。

霍云霓毫不犹豫就出口拒绝,信誓旦旦要陪他去永安城,张崇义情知此女骄横任性惯了,谁也无法说服她,便安排骑将军王宝山领着一千骑兵协助守关。

陈部魁派遣偏师北渡大河,翻过五行山脉来攻蒲津渡,人数注定有限,器械不会太强,有三千步卒和一千精骑足以与他们周旋一段时间,过些日子常羽大军就会赶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万精骑、三万匹马花了半天才渡过大河浮桥,安然踏上河西高地。

望着险峻的大河天堑,张崇义不由心有余悸,要不是永安城群龙无首,魏虎帮忙疏通河西隘口的守军,他这一万骑兵恐怕只能对着大河望洋兴叹。

渡河之后,距离永安城不到三百里,张崇义先派遣数十名哨骑快马去打探消息,大军放缓速度,休养人力马力,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斗积蓄战力。

永安城的中元之乱持续近一个月,关中平原硝烟四起,沿途村镇几乎都遭遇过乱兵的洗劫,路上处处都能见到狼藉腐烂的尸骸,与当年青州之乱如出一辙。

繁华富裕的沃野关中,家家户户大白天关门闭户,县镇一片萧条冷清,犹如一座了无生机的死城。

张崇义本想带着精骑直扑永安城,经不住徐霖的死缠烂打,哭诉潼关朝不保夕,再不派人马驰援,薛焉那一万多守军随时会全军覆没。

张崇义反复跟他解释,要先去稳住永安城,若是没抢到永安城,留在潼关将是腹背受敌,解救潼关必须要等到后续兵马源源不绝抵达。

徐霖苦口婆心的劝说,最后跪在张崇义马前,声嘶力竭的恳求,甚至抱住张崇义战马前蹄痛哭流涕。

张崇义被他的诚心打动,命秦幂贺中云两位骑将军各带一千骑兵增援潼关,一路上要大张旗鼓,多树镇北大将军旗帜,营造出张崇义大军驰援潼关的假象。

承光十三年,范进兵马遭到张崇义的重创,对幽州骑兵有着刻骨铭心的惧意,此举或许能够震慑住敌军,使之知难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