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分科考试的细节

大燕国初立,这倒不失为一个解决门阀士族和寒门学子争端的好法子,此次分科取士也要遵循“唯才是举,打破门第”的基本原则,争取将天下的有识之士都招徕到大燕国朝廷效力。

现在是战火纷飞的铁血乱世,倘若只在各地的大街小巷上张贴几张考试的告示,多半是吸引不了文人士子们的兴趣。

更何况经历过战火的蹂躏后,绝大多数县镇都被打的破破烂烂,许多百姓逃进了深山野林之中避祸。

文人士子未必敢冒着生命危险,赶到重兵压境的永安城参加一场前途并不明朗的考试。

若是大燕国兴师动众地举行分科取士,最终只有寥寥几人来报名应考,不但会让大燕国成为千古笑柄,更让我这个画圣郭敬之声名扫地,绝对得不偿失。

为了促使这次考试能够风风光光的进行,郭敬之几乎将几十年的人脉全都调动起来。

不停地走访各地的好友旧交、门人学子,请求他们帮忙发动身边的年轻士子前来报名。

最终通过他的私人关系慕名而来的文人士子就超过了两千七百多人,其中既有门阀士族的青年俊彦,更多的却是出身社会底层的贫寒士子。

至于考官和阅卷官的人选,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郭敬之建议不要起用朝廷三省六部现有的官员,而是重磅推荐关中十大名儒,只有十大名儒能够让那些心高气傲的文人士子俯首帖耳。

张崇义一开始不太赞成这些人选,分科取士是为了给大燕国遴选人才。

要是大燕国的文武官员不能参与监考阅卷,谁知道选出来的是什么人?

郭敬之表示,考试共分两轮,十大名儒只负责监督阅卷贡院的初选。

通过这次考试的学子,最终还要接受陛下的殿试,由陛下亲自考较他们的才学人品,再授予官职,最终的选拔权依旧是掌握在陛下的手里。

张崇义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君臣刚议定后天考试的诸般细节,执事太监行色匆匆地走进御书房禀报:“启禀陛下,宫门口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是甘棠羽,带着几百个读书人,请求觐见陛下。”

“谁?”

张崇义差点跳了起来,丝毫没有帝王风范,大步流星地冲到那个太监面前。

别说张崇义,便是一直坐在太师椅上的郭敬之猛地挺身而起,穆恪等人更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那太监被皇帝张崇义一反常态的举措吓得脸色大变,结结巴巴道:“他说他叫甘棠羽,要觐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