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然睁开眼,一瞬便判断出身体情况,右腹遭到重踢,呼吸有些紊乱,脚面被打穿,除此之外没有太多变化。
真剑死死地握在手里,身体已经十分习惯战斗,甚至短暂失去意识也不会松手。
挪动脚步大腿发力,立即将他推出原来的位置,一把弯刀落在之上。
半跪在地上,他侧目看清了量峰水的状态,还是闭着眼睛没有动弹,持盾的手已经骨折成了另一种形状。
“死了就死了吧,第一次杀寻剑者也很紧张,还不是一样杀下来了。”李泰然强迫自己镇静地想。
现在杀寻剑者,对他来说也只觉得远没有第一次难,但也并非是第一次杀的寻剑者是最强的。
他潜意识愈发向暴力转化,“他”静悄悄地想:既然迟早要去杀从剑,先拿这个伪从剑练手,也是理所当然吧?
你死我活这一词,凝聚成你死,也是至高无上的简化。
李泰然大脑在仅有的两秒内,已经整理出数百字的情报,被个人独立的逻辑简化,由破碎的词汇组装成可以令主观瞬间知会的信息,令他在一瞬间的判断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还是要说清楚,当前赫豪捕捉的是李泰然身上两个显而易见的破绽。
1,左脚面被打穿,脚跟分作前后,人前冲侧摆,都需要调用前脚跟,如今李泰然的左脚前脚跟可视作报废,只要本身是左脚在前的动作,都不能在瞬间拾措势能。
2,侧腹遭到重踢,受击处的充血麻木无法避免,表达出来便是迟泄性,比如正常向左弯腰一秒间行进45度,此时却会因麻木而缺少13.5度,最特殊的是大脑又会正常地认为腰部肌肉已经行进45度,与实际情况有着明显差别。
二者结合,赫豪瞧中的是李泰然的正右侧,其转向右侧时无论用双脚如何分工,都没有足够向前的能量能威胁到他。
首先袭来的,是瞄准右肩的正斩。
真剑长一米二,和弯刀相比有些许优势,但人在身体枝节爆发延展时,也能突进一倍的臂展。
也就是说在足以交剑的距离,其实武器长度对能否杀伤来说已经不再是必要因素,重要的是以何种角度,要制造什么样的伤口,以及能否全身而退。
面对能斩中右肩的攻击,有两种躲避角度——按快慢区分,快:以左脚为轴后摆身体九十度。慢:左脚出力拖动右腿做横跳。
对李泰然来说,都不能达到回避的同时完成后摇,以一个动作完成两个动作随后击发的目的,这也是赫豪为何如此肆无忌惮的原因。
因为以左脚做重心完成后摇,定也要用左脚完成击发,单凭这已经被打穿的前脚跟是绝不可能做到的。
李泰然的姿态,右手真剑下摆,赫豪越是逼近,能展开的方向便越狭窄,若是李泰然站着不动,最终只能击出直刺剑路,赫豪只要腾出手把真剑按下半分避开中段要害,正斩就能破坏整条右臂。
他做好决断:敌人来势冲冲,却不一定有纯熟的经验支撑,这正斩刚强之时固然失去灵动,而自己以直线往复来完成攻击显然不可能,但旋身斩却可以做到!
可旋身斩是一个显眼动作,完成需要时间,而且一旦右身后退,受伤在前的左脚必然会被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