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接过来咬了一口,“还不错,你在边军学的吗?”。
“是的,边军经常吃不饱,我们出去探查的时候经常打些野味。”马逸群说道。
秦思源皱起了眉头,心中不禁感慨:一个国家的边防军竟然都要饿肚子,这样的国家不灭才怪。
“边军每月饷银多少?”秦思源问道。
“按制是每月一两,我们夜不收是二两,不过我在边军两年只拿到过三两银子,而且还经常吃不饱。”马逸群一脸无奈地说道。
秦思源长叹一口气,明末的军人并非不能打仗,只是被亏欠得太多了。那些文人士大夫口口声声说着为国为民,但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
“我编写的训练大纲你也看过了,觉得怎么样?”秦思源不想再继续谈论那些沉重的话题,转而换了一个问道。
“非常好,大人确实是大才。”马逸群马上说道。
秦思源瞟了他一眼,“别拍马屁,说真话,你是边军的夜不收,不可能不知道里面的缺点。”
马逸群偷偷看了一眼秦思源,这才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编写的大纲确实很好,不过我觉得有点别扭,一个班十个人为基本作战单位有点多了。”
秦思源微微一笑,这家伙还真看出问题了。
自己的大纲是现代化军队的热武器编制,用到现在的冷兵器时代肯定格格不入。
不过他这是故意为之,因为他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军队打造成全火器部队。
到那个时候,这种班、排、连的编制就合适了,那可是经过残酷战争总结出来的军制。
就连他让家丁苦练长矛,也是为了以后在火枪上装刺刀,这样就能不用再重新训练。
“你说的对,但是我自有用意,以后你就会知道了。”秦思源说道。
“属下明白了。”马逸群马上说道。
“不过,你只当亲兵队长有些可惜了,有空的时候你也要当一当教官,多训练点夜不收出来。”秦思源说道。
“遵命,属下一定会把所学传授出去的。”马逸群再次行礼说道。
第二天一早,队伍拔营启程,临近中午的时候来到了庄子外。
周立民带着赵猛几人等在门口,远远看见一队骑士缓缓走近,大声喊道:“恭迎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