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庞东来超市的横空出世

2008 年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于东来和他的企业那可是捐款又捐物,将近 1000 万元呢,他还亲自带着志愿者跑到灾区去抢险救灾呢。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于东来马上就组织了一支由 139 名员工志愿者组成的救灾志愿队,他自己还亲自当志愿队队长呢,拉着满满 2000 多箱方便面、棉被、帐篷还有药品,风风火火地就赶往抗震救灾前线啦。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志愿队可是把他们的“真爱”都给献出去啦,给重灾区安县政府志愿队捐助了价值 50 万元的救援物资之后,马上又跑去安县小坝乡救援啦。志愿者们在于东来的带领下,那是一点儿也不怕累,连续奋战了 3 天 3 夜呢。

作为总指挥的于东来,那总是冲在最前头呢。“这可真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啊。”于东来回忆起灾区的情况时,语气都变得沉重了呢,“我们刚到四川安县的时候一看,好家伙,几乎所有的房子都倒啦,灾民们都在路边和庄稼地里躲着余震呢,又缺水又缺粮的。”

在从灾区回中原省的路上,于东来着急忙慌地就跟“四方联采”的成员企业中原大张、信阳西亚还有南阳万德隆联系,这四家连锁企业一起给灾区捐款捐物,将近 180 多万元呢。回到中原后,于东来面对媒体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哎呀,好遗憾啊,我们做得还是太少啦”!

不过呢,当媒体大肆宣扬“胖东来”抗震救灾志愿队的英勇无畏时,于东来却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他去赈灾可不是为了作秀,而是想把那种焦急、悲痛的心情带回来,唤醒中国人内心深处的那份纯真和善良。地震让于东来深深地体验到了心灵的震撼和洗礼,也让他明白未来要承担起更重大的社会责任。在他眼里,这次志愿行动是每个志愿者一生中能感受到和付出的最伟大的爱,有了这种大爱的精神,在灾区面对随时随地的生死瞬间,我们都能淡定地应对,因为这都是应该做的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说这于东来啊,他可是个商人,但他让人印象最深的可不是啥生意经,而是他对做人、人生还有思想境界的那股子追求劲和探索欲。这人没学过啥管理专业,家里也没啥厉害背景,就靠着“以人为本”这么个朴素信念,把一个企业家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深深种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在那么多零售企业家里,于东来可不是最有钱的,但他绝对是最“大方”的。给员工涨工资、援助灾区,他觉得这些钱花得可太值了。就像于东来跟中原那三家兄弟企业搞的“四方联采”,企业之间的分合那都是表面的,到了一定程度,各种文化自然就会融合到一块儿。商界需要这种和谐,更需要像于东来这样的和谐小天使。

有这么个企业家,别人都绞尽脑汁去赚更多的钱,他倒好,还嫌弃自己的企业太大了;别人都教育下属要努力工作,他却让员工开心生活。这文化程度也不高啊,可总能说出些让人惊讶的话来;圆领 T 恤配上方口布鞋,那叫一个随性,他就是“鬼才”于东来。“其实吧,我就只想管好一家店”。

作为许昌庞东来商贸集团的董事长,于东来好像没啥大“野心”。别人都想着法儿把企业做大做强,他却觉得自己的企业太大了。说起这事儿,于东来那是一脸的不在乎,他说:“我压根就没想过要把企业做多大,我最基本的想法就是管好一家店”。可就这么不知不觉的,他的企业是越做越大。

1995 年 3 月,下岗职工于东来和他的 4 个小伙伴,白手起家开了家 40 平方米的糖烟酒小店,起了个名字叫“望月楼胖子店”。在那个诚信缺失,假货遍地的市场环境里,于东来靠着“用真品,换真心”的承诺,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望月楼胖子店”那是发展得飞快,一下就变成了拥有三十多家门店、八千多名员工,还横跨许昌、新乡两地的综合性商贸公司。

听完于东来聊自己和自己的企业,郭涛被深深感动了,华夏商业界就是缺这样坦诚认真对待顾客的商超,人家于东来确实把顾客当做上帝!

然后,郭涛准备再聊聊和于东来

郭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然后目光转向于东来,轻声问道:“东来啊,你怎么就不考虑一下到我的小区来发展业务呢?要知道,那可是个拥有二十万居民的大型小区啊!这潜在的市场和商机可不容小觑哦。”

听到这话,于东来稍稍沉默了片刻,接着他抬起头,一脸坦诚地回答道:“郭哥,不是我不想去,实在是有诸多顾虑啊。首先吧,我担心自己能力有限,万一做不好,没能给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那不就砸了招牌嘛。而且那个小区离我现在的经营地点比较远,来回奔波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我真怕自己顾不过来呀。”说着,他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流露出一丝无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