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实践课堂

宝渊影业的剪辑室内,灯光明亮而柔和,二十台德国进口的斯泰贝克胶片剪辑机宛如一排精密的艺术品,机器的金属外壳散发着冷冽的光泽,整齐地排列在宽敞的空间里。

俞中怀着敬畏与好奇,缓缓走近其中一台剪辑机。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纤细的手指微微颤抖着,轻轻触摸着机器的操控面板。

“我们在北影厂用的还是手工接片机,和这个比起来,简直太原始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叹,也夹杂着对电影技术差距的感慨。

刚升格的后期制作总监(原技术部门后期制作组组长)王旭辉,身着一件黑色的T恤,上面印着宝渊影业的Logo,看到俞中的反应,他走了过来演示起磁性声画同步技术。

他的手指在机器上熟练地操作着,动作流畅而自信。“看好了,这就是现代剪辑技术的魅力所在。”随着他的操作,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银幕上开始亮起画面。

此时,《英雄本色》未公开的片段在银幕上缓缓展开。小马哥在枪林弹雨中穿梭,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绝。

王全安一直专注地盯着银幕,突然,他像是发现了什么,猛地举手,大声问道:“这段跳轴镜头为什么保留?这不符合常规的剪辑原则啊。”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剪辑室内格外响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他身上。

“问得好!”沈渊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他缓缓走进来,“跳轴制造的不安感,正契合小马哥当时的绝望心境。”他走到银幕前,用手指了指镜头,“电影不是数学题,没有绝对的对错。有时候,破格才能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才能触动观众的内心。”他的话语掷地有声,让在场的导演系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宝渊影视城(原亚视影城)搭建的民国街景,充满了复古的韵味。青石板路、雕花门窗、木质招牌,一切都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动荡而又充满故事的时代。

戚美蓁将头发盘起,身着一袭素蓝旗袍,身姿婀娜,宛如从民国画卷中走出来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