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技术革新与农业现代化之路

冬去春来,杏林村在教育、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发展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但方大海深知,农业作为村子的根基,要实现长久繁荣,必须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方大海早早来到田间,看着村民们依旧用着传统的耕作方式,心中不禁思索起来。

“大海,这么早就来地里啦?”

说话的是村里的种植大户老赵,他扛着锄头,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

方大海迎上去,说道:“赵叔,我在琢磨着,咱们这农业生产方式是不是也该变一变了。老是靠人力和这些老农具,效率上不去啊。”

老赵叹了口气,“唉,我也知道,可这新技术、新设备,咱也不懂啊,而且听说买那些设备可贵了。”

方大海拍了拍老赵的肩膀,“赵叔,不懂咱可以学,钱的事儿咱们一起想办法。现在外面都在搞农业现代化,咱们不能落后啊。”

回到村委会,方大海立刻召集村里的干部和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开会。

“大家都知道,咱们村这几年发展不错,但农业这一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打算引进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方大海开门见山地说道。

“方村长,这是好事儿,可咱从哪儿开始呢?”

一位年轻小伙问道。

“我打听过了,县里有个农业技术推广站,专门负责推广新技术。咱们可以请他们的专家来给咱们做指导,看看咱们村适合引进哪些技术和设备。”

方大海回答道。

经过一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方大海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