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匆匆出了房门,见轩辕彻光着膀子、背着荆条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心下一紧,赶忙上前扶起他。“王爷,您这是何苦,有什么话进屋说,这般折磨自己,若是冻出病来该如何是好。” 说着,便招呼丫鬟取来衣物,帮轩辕彻披上,又仔细地将衣服拉拢裹紧,眼神里满是不忍与关怀。
一旁的若离公主见状,悄悄撇了撇嘴,暗自腹诽这两人还真是感情很好,看来瑾哥哥怕是没机会了。林宁这才像是回过神来,转身对着若离公主福了福身:“公主您来了,快请进屋吧。”
众人进了屋,屋内暖意融融,驱散了些许方才的尴尬。丫鬟迅速奉上热茶,袅袅热气升腾而起,模糊了众人的视线。林宁率先开口,打破沉默:“不知王爷与公主今日一同前来,所为何事?” 她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心中隐隐有了猜测。
轩辕彻轻抿一口热茶,润了润干涩的喉咙,刚要说话,却被若离公主抢了先:“林宁,皇兄让我来问问你,你对入宫一事怎么想的。你也知道,如今朝堂上都在催皇兄立后,皇兄心里…… 是盼着你的。” 说着,若离公主还偷偷观察着林宁的神色。
轩辕彻一听,手中茶杯猛地一颤,差点洒出茶水,他忐忑看向林宁,眼神里满是紧张与关切,嘴唇微张,似是也想立刻表明心迹。
林宁知道如果今天不把话说清楚,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尴尬。
林宁深吸一口气,缓缓起身,对着若离公主和轩辕彻福了福身,神色平静又坚决:“公主,王爷,承蒙陛下厚爱,我心中着实感激。只是我仔细思量过,过往种种作为,不过是恰逢其会,我做为大渝子民,为大渝与百姓尽一份绵薄之力,从未敢奢望更多。”
她踱步至窗边,背对着二人,目光望向远方,似是要从那一片天地间汲取说出这番话的勇气:“我自幼性子内敛,喜静不喜闹,宫廷生活规矩森严、繁文缛节众多,于我而言,就像是精美的牢笼,进去容易,出来难。我向往的,只是在这四方小院里,守着简单的日子,读书品茶,研习书画,了却余生。”
林宁转身,看向若离公主,真诚说道:“还望公主回宫后,将我的心意如实告知陛下,恳请陛下体谅。陛下心怀天下,自会遇上更契合的女子相伴,共担这江山重任。” 说完,她又看向轩辕彻,目光柔和了几分:“王爷,您的歉意我收下了,过往之事,不必再提,也望您莫要再为我这般折腾自己。”
屋内一时静谧无声,只有炉中炭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若离公主没想到林宁拒绝得如此干脆,一时不知如何回应;轩辕彻则满心复杂,既为林宁不用入宫而松了口气,又因她这份坚决疏离暗自神伤。
若离公主回宫时,南宫瑾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听闻脚步声,他抬眸望去,见妹妹神色有些凝重,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待若离将林宁的话原原本本道出,南宫瑾手中的朱笔 “啪嗒” 一声掉落,墨汁在奏折上晕开,污了一片。他眉头紧蹙,久久没有出声,满心的失落如潮水般汹涌,却又不知该如何宣泄。
另一边,轩辕彻从林宁处离开后,径直回了王府。他独坐于书房,脑海里走马灯似的回放着往昔画面:林宁在山洞中为救他劳心劳力,那些生死瞬间,她的眼神从未有过犹疑。“她心里定是有我的。” 轩辕彻喃喃自语,握紧了拳头,似是要将这份笃定攥进掌心。
曾经,皇位是他梦寐以求的目标,可在权力巅峰历经千帆后,他才恍然发觉,那些勾心斗角、血雨腥风确实也不适合自己,自己更在乎的是林宁的一颦一笑。如今江山于他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他真正渴望的,是与林宁携手走过岁岁年年,给她无拘无束的生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自那日后,轩辕彻像是变了个人,王府的诸多事务渐渐放手,每日不是差人给林宁送去新奇小物件,就是亲自在相府附近徘徊,盼着能偶遇她。他满心期许,只要自己足够执着、足够用心,定能敲开林宁紧闭的心门,让她接纳这份迟来的深情。
京中都在忙着选后之事时,城外却发生了惨重的事情,大批流民百姓死伤无数。伤亡的人数每天都在增长,哀嚎遍地,尸横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