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战(2)

多少光阴过去了!

总算是落着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差事。

不是什么着书论着。

“万岁爷~”

扑通一声。

纪昀已经跪下了下去,双膝重重的。

低下的官帽挡住了他流淌着激动泪水的面颊。

嘴唇在打颤。

手臂在发抖。

都是激动的。

激动的无以复加。

以至于半会儿才回道:“臣领旨,谢主隆恩。”

好!

心情甚好的乾隆大手一挥,宣布退朝。

大殿之内的群臣纷纷鱼贯而出。

众多大臣之中,仿佛一束光打在纪昀的身上,整个人被赋予淡淡的光环覆盖周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墉,还有刑部侍郎张衔,大理寺少卿耿秉忠几个清流一派的人全都聚拢过去,把纪昀围起来,言语上满是皇上对他们信任的感慨。

皇上心中的那一杆秤到底没有偏,往他们这边靠了一次。

“纪大哥, 这次你算是受到万岁爷重用了。

这是个好差事。

它虽然只是你的一小步,但确是我们整个清流一派的一大步。”

整个过程被离朝的赵清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乾隆到底是乾隆,明白什么时候是关键时期,整个大战的命脉就是后勤补给上。

粮食不能够及时运动,就会导致整个南京之战随时失败。

这个环节必须选拔一个真心办差的老实人。

而不是自己与和珅这种。

纪昀确实是个很好的人选,不过好就好在他太好了,以至于好到一种迂腐的存在。

单纯人是最好对付的。

此刻,赵清廉在盘算,盘算如何让这批粮食延缓运出。

……

南京城下。

福康安,兆慧,阿桂三人并列,矗立在城墙脚下,抬起头顶着照射下来的日光,远远眺望向高耸的南京城城墙。

阿桂并没有急于发动进攻。

他每天就这样整兵列阵于这城墙下,让羔羊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不知道何时血盆大口咬下。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运粮队迟迟没有过来。

将士们饥一顿饱一顿的,只要下一批粮食运送过来,吃了个饱饱的后,就是冲锋!

兆慧和福康安两个人原本已经准备好,箭在弦上,听到阿桂说再等等,不由的有些心烦。

尤其是听到阿桂说什么粮食。

粮食问题还不好解决。

打到城里去不就有了。

总之,打了再说!

兆慧一向勇猛,如果是草原的蒙古人会让他忌惮三分,但从这里观望过去,南京城上的起义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

若是没有高耸的城墙的庇护,只需要一天的功夫,他率领自己的五万兵马,便能够一举荡平这帮贼寇。

在真正战场上滚出来的士兵面前,普通人只是一个会动的木头人罢了。

况且他的士兵还不一样,都吃过人。

想一年前,被困天山脚下,他们可什么都干过。

敌人狠,你要比他们还狠。

正是凭借着这股狠劲,才一举灭掉的噶尔丹。

身在阿桂左边的兆慧有些不满,同时,身在阿桂右边的福康安也有不满。

想当年为了平定大小金川,他在山野里不也是顶着空荡荡的肚皮大打的仗?

那个时候穿丛林,爬山,被毒蛇咬,野兽追,比这难不也过来了。

如今在这城下都摆阵三日了,迟迟不动,算个什么事。

听完两位久经沙场将军的不平,阿桂陷入沉思,其实他的内心是想要打的,但是又想要稳中求胜。

等待粮食过来,才能够确保军队在持续攻城的日子里有充足的粮食可以吃。

如果贸然攻城,又一时半会不能攻破,又没有粮食吃,整个大军将军心溃散,战斗力大幅度缩减。

“看,都是什么人!

一帮乌合之众!”

兆慧指向城楼上那些瘦弱的起义军,他们的目光就像绵阳见到恶狼一般。

自己这边长久的等待无疑是在浪费时间。

阿桂回头看向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