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罢这些,赵清廉心里喃了一句,“还是得再资助啊。”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现如今说这些都没用,朝廷也没有能力去大规模搜捕产出余孽,只能希望当地官府能够消灭吧。
南方半壁江山如今也无兵可守。
万岁爷如今不光心疼折损的十四万兵卒,更担心的是南方半壁江山的动摇。
这些我阿桂都知道,都是我阿桂对不起万岁。
唉……
自我检讨完的阿桂长叹息一口。
他很想见皇帝一面,当面赔罪。
但却没有这个机会了。
事到如今。
他连一个朋友,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阿桂抬眸看向赵清廉。
“还好赵兄能够来我府中一趟,不至于老夫满朝无一朋友。”
赵清廉话题来到南方半壁江山这个话题上。
他想询问关于阿桂的想法,南方半壁江山,皇上到底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汉八旗。”
“为了攻克南京。
我征集了云南,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周围各省兵力。
全都拼了个精光。
如何还有兵去驻守这些省份?
皇上他不愿意汉人驻守当地也没有办法。
汉人数万万,我们满人才多少?
提防的了一天,提防不了一辈子。
如果汉人真的想反,朝廷也是压制不住的。”
阿桂的一句话如同定海神针给了赵清廉一个踏实,他也明白,如今就是等,等到形势不得不让皇上做出决定。
……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到了。
因为各省驻军的消失,云南,湖北,福建,四川等南方各省,频繁有聚众闹事,官府解决不了的案件出现。
各地官府只有衙役和捕快,加起来最多不过二三十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一个光是一个民风彪悍的村庄,村与村之间发生摩擦,加起来也是二三千人。
用二三十人,去镇压威慑逮捕二三千人,怎么都不现实。
因为各省军队的丢失,导致的各省案件频发,乾隆每天需要处理的奏折由原来的每天三百封,急剧增加至一千五百封,且每天还在呈上升趋势。
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老臣们,刘墉,耿秉忠 ,张衔,和珅,赵清廉五人也感觉到了头疼。
因为纪晓岚被关押入大牢,导致清流一派的官员和贪派官员失衡,所以皇上提携了刑部张衔,和大理寺的耿秉忠进驻军机处,实现阴阳平衡。
即便二人资历不足,威望不够,也还是入驻了。
当然,这也预示着纪晓岚将再无出头之日,而皇帝的命令也是永久关押,算是对这位忠心耿耿的臣子,最后一丝怜悯。
不是皇上要处理纪晓岚,而是已经变成南京城下枯骨的十四万将士要处理纪晓岚。
对于这一切,谁都无奈。
即便能者如刘墉,也选择了沉默,从始至终没有在皇帝跟前要求开脱纪晓岚。
“各位大人,今天又增加了,足足二千封各地的折子,大家要加油啊。”
身为首辅军机大臣的和珅指着已经堆满桌子的折子,摇摇头。
半个月,整整半个月时间,他都是凌晨才回到家,已经好久没有吃‘桃’了,因为没有时间。
“和大人,您有钱,宅子在正德街,距离紫荆城近,你想想我们,住在京城北街,那地方光是乘坐轿子过来,都需要半个时辰。”
说此话的是刚刚入驻军机的原先大理寺少卿耿秉忠。
他和同僚张衔都属于清流一派,不贪污,不受贿,两袖清风……所以没钱买房,住在了地段便宜的京城北郊。
因为最近连续处理上千份折子,加上家中距离遥远,干脆带了盖被睡在这军机处。
相对于大家的兢兢业业,身为军机二号人物的赵清廉却两耳不闻窗外事,每天到点下班。不管折子多少,第二天再干。
如此不为皇上分忧的臣子,几人还是头一遭见。
按道理来说赵清廉这种懒散的行为会受到皇帝的警告,消极怠工。
可赵清廉却一点不带害怕的。
因为他知道,对此感到疲劳的还有皇上呢。
他们军机处批复过的折子也有上万封了吧,可发出去的,经万岁爷手发往各地的,却只有区区不到千封,如此可见万岁爷也正累着,甚至累到已经暂停了他自己的奏折批阅工作。
就在这两天了吧。
万岁爷,您也该下派汉八旗驻军了,没有驻军威慑当地,每天的烂事绝对还会蹭蹭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