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赵清廉革职(3)

狗奶子加蜂蜜的沙琪玛。

好吃!

嗯……很好吃。

也是为难兆慧了,从始至终和赵清廉交情都非常浅。

今天更是迫于无奈被全家人架着提礼物过来拜见。

只为了能够从赵清廉这里讨要到一个生财的好生意,就和阿桂的彩票店一样。

见对方说客套话都这么艰难,赵清廉忙安排就坐。

其实不用说他都知道兆慧来的目地,无非就是想挣钱。

这帮武夫平日不贪不占,一旦被革除职位,一大家子的开销都没指望。

最近就听说兆慧家的两败家子儿子在妓院一花就是五千两银子,这样巨大的开销,摊上自己被降职加上两个败家子,兆慧不缺银子才怪了。

……

数日后,乾隆瞅着太监李玉递过来的折子,不由得发问:

“南方汉八旗没了?”

“皇上,没有啊,皇上为什么这样问?”

“那为什么折子这样多!?当初南京一役大战结束,南方驻军空荡,那些日子递交过来的折子能达到千封。

眼前这些少说也有二千封!南方发生了什么情况?”

李玉赶忙解释:“皇上这些折子都是参赵清廉的,和南方战局无关。”

乾隆眉头一锁,以往不是没有臣子告老还乡丧失权力,也不是没有人痛打落水狗,但他们加起来的折子也没有赵清廉一个人的多吧?

折子太多了,乾隆扶着额头全然没有心思去细看。

“挑几个念给朕听听吧。”

“臣杨柳城知府贺文起奏皇上,昔日赵清廉把扬州城改名杨柳城此番恶举……”

乾隆皱皱眉,“知府……折子都没经过军机处的筛选吗,小小知府的折子也能呈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说完的乾隆很快意识到,不是疏忽,怕是刘墉希望他看到。如今整个军机处全是清流一派的官员,他们想让什么折子过来就让什么折子过来。

“臣杭州城知州张天赐,杭州城经过改稻为桑的折腾后,万物凋零,百姓流走他乡,本州府要想恢复元气非短时间可以,还请皇上严惩罪魁祸首赵清廉……”

扬州城改名杨柳城,杭州改稻谷为桑这些都过去好久的事都能够搬出来砸赵清廉,足以可见清流一派也是用心了。

“万岁爷这个折子是刘墉亲自上的。”

乾隆亲自接过来。

展开折子,足足两臂长,密密麻麻的字长达万字,上面还有很多错字,墨迹很重,可见下笔时力度之强。

刘墉是当朝大学士,从小墨水里泡大的,生平所着书无数,未曾这样过。

通过这份折子的字迹都可以感受到刘墉的怒气。

通篇看下来,只概述了一件事。

“朝中文武皆去参加赵清廉的离别宴,有朋党之嫌。”

乾隆扶着额头只感觉更疼了。

满朝文武皆有……啊啊啊,刘墉啊,你难道是要朕把满朝文武都给处理了?

“这刘墉有万般好,唯独差了一点,太偏激太固执。”

乾隆自然不会理会。

赵清廉是他乾隆的近臣,罪虽然大但功劳更大,如果在革职对方后立刻又处以死刑,这不妥妥卸磨杀驴行为?

日后天下还有谁来帮他这个皇帝做事?

再说目前朝廷一大摊子事,占据蜀地以李狗儿为首的起义军还没消灭,至少也得等到汉八旗和起义军互相残杀,坐收渔翁之利结束吧。

杀了赵清廉,汉八旗就会立刻土崩瓦解,到时候谁来替大清消灭起义军?!

你刘墉吗!

这个刘墉想问题太简单!

“不管这些折子!”乾隆前脚说完不管,后脚稍作犹豫之后叫住正在搬运折子的小太监们,“算了,还是都存起来,或许哪天……能够用到。”

太监李玉忙上前给额头看的生疼的皇上揉着太阳穴。

“万岁爷,奴才该死,奴才下次再也不一下子呈这么多折子过来了。”

乾隆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开,“张广泗到蜀地了吗?”

“回皇上已经到了。”

“到了就好,这个张广泗是个汉人一直籍籍无名,如果不是考虑到汉八旗不听满将命令,朕不会用他。”

“皇上,要是这次战役失败……”

“不会失败的!朕给了作战攻略图,只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扫荡贼兵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