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只要你把改稻为桑的差办好了,把每个月的抽水收益都按时送到我那去,布政使只是开胃小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为了能够进一步稳住促进多隆尽力为自己敛财,赵清廉许下了这句话。
“谢——!
恩人——!”
多隆嘹起嗓子,声音绵长。
道谢完后麻溜从地上爬起,拍拍身上灰尘,躬身谢礼一次,后退一步,躬身谢礼一次,后退一步,慢慢退出府衙外。
……
京城。
赵清廉回来了。
大张旗鼓回来的。
动静很大。
没办法,身后的车队跟着有十几辆,很难不动静大。
车队略过了纪昀家,略过了刘墉家,略过了刑部侍郎张衔,大理寺少卿耿秉忠等一众清廉派官员的家门口,径直开往紫荆城宣华门前,稳稳停好。
“赵大人,您……”
刚刚出宫门急匆匆要去办差的大内总管太监李玉,见到赵清廉不由的惊讶问道,同时停下脚步。
之所以停下步子,连皇差都暂停,那是因为他要办的黄差不是别的,正是赵清廉。
“赵大人老奴正要去找您呢。
皇上知道您回京城,第一时间让我喊您进宫。”
“嘶……您背后的这些马车是……”
赵清廉并没有回答,而是一把拉过李玉,朝着拱门进的同时,小声询问:
“皇上找我肯定是为了杭州勇村的事吧。”
“赵大人知道就好,皇上火气大着呢。
纪大人和刘大人这几天可没闲着,天天早朝都是论这件事。
呈给皇上的折子,堆的有这么高。”
说着,李玉公公指了指额头,又指了指脚,比划了一下堆积的折子高度。
“哎,唯独留您赵大人在杭州,那是为了督促和确保改稻为桑能够完美执行。
可您倒好,搞出这么一大篓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