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廉心头一颤,“起义军这是要以此为分界线,占据整个南方的节奏啊!”
张衔,耿秉忠,和珅等人点点头。
已经很明显了这个目地。
刘墉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皇上,知道他为了面子拉不下来脸,于是用恳求的语气对着他的死对头道:“赵大人,如今大清国需要汉八旗啊,我们需要对起义军进行有力打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衔 耿秉忠随之附和。
和珅也趁着大家不注意,赶忙使眼色,眼下正是让汉八旗重见光明的一天,受到重用的一天。
此刻还不答应,更待何时!!!
赵清廉摇摇头,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样子。
如今敌军十万之众,汉八旗满打满算也才五万,优势在对方,让汉八旗过去消消乐,最后还得落给被猜忌,他赵清廉别落得跟个岳飞的下场。
总之,汉八旗的出场不是时候!
之前他之所以在宫门外翘首以盼,那是还认为起义军尚在蜀地,兵力不会超过三万,汉八旗对付他们还能拿捏,这才期待被召入宫,如今这种情况,谁搞成的烂摊子谁去收拾。
赵清廉的拒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刘墉急的一把拉扯住赵清廉。
“赵大人,你,你在顾虑什么!”
“刘兄,不是我赵某人不爱国,实在是汉八旗的将士们,现如今已经寒了心。
人在,但人心不在。”
刘墉等人瘪了茄子。
一直在旁默不作声地乾隆再也憋不住了,刚刚一直都在让众臣子们互相劝谏,自己背着身子装作聆听地样子,他表面有多冷静,心里就有多激动,盼望赵清廉可以启用汉八旗。
如今赵清廉咀嚼,看来是想要他这个皇帝出面,道一句对不起。
“赵爱卿。
如今满八旗节节崩溃。
你的汉八旗再不出来,大清的南方半壁江山不保啊!
朕知道,此前因为满八旗的事情,冷了诸汉八旗将士的心。
朕等会让太监领旨意,过去慰问一下汉八旗的将士们。
希望你始终记得一句话,满汉一家,我大清绝对没有满汉之分。”
正所谓越是强调什么越是有什么,赵清廉对此只能呵呵了。不过听乾隆这番话,今天他是必须重新调动汉八旗了。
“皇上下一道旨意给张广泗将军就是,臣并无左右汉八旗之能。”
乾隆和刘墉等人都知道,这汉八旗乃是你赵清廉一手调教出来的,钱粮的供给更是由你亲自在供给,张广泗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将军,没有你赵清廉的命令,即便张广泗嚷破了嗓子,也休想调动分毫。
“赵清廉,说吧,你想要什么?!”
乾隆的语气变得冷酷几分。
他明白,这个座下的赵清廉,再也不是曾经那个对他唯命是从的赵清廉。
毕竟。
他伤了不止赵清廉一次。
自然也就觉醒过来了。
“皇上,汉八旗的将士冷了心,臣,也冷了心。”
乾隆利用汉八旗,却又裁撤汉八旗,给予满八旗洋枪武器,却剥夺了汉八旗的使用洋枪权力,这等等的区别之分,忌惮之心表现得堂而皇之,而这一切,和珅知道,刘墉知道,张衔知道,耿秉忠知道,但他们嘴上却还在一口一个无满汉之分,让身为汉臣得赵清廉继续听凭摆布。
如果赵清廉继续听从,那么这件事永远都没有一个尽头,日后无非是遏制消灭起义军后,汉八旗再次被废弃,满八旗再次登上舞台。
永远都是这样!
怎叫人甘心!
怎叫人放心!
此时此刻,赵清廉这句话就是在说,他和他旗下的汉八旗,被以上种种事件给伤透了心,不会听从命令!
“说吧,要朕怎么弥补,你有什么条件。”
这是乾隆这辈子以来,第一次妥协,和人讲起条件来。
赵清廉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臣,要,名分!
臣要汉八旗拥有驻地权!
臣要汉八旗拥有火器使用权!”
“朕答应!”
正当所有人舒缓一口气的时候。
赵清廉又加了个条件。
“臣要节制满八旗!”
自古有满人节制汉人的,还从来没有汉人节制满人的!
对此,赵清廉的理由很是充分。
起义军十万之众。
且因为改革了政策,各个战斗力彪悍,战斗力比较以往完全一个天,一个地,与曾经不可同日而语。
况且十万字的数字还只是起义军攻打襄阳时的数据。
如今就不知道就几何了。
汉八旗才五万!
即便加上兆慧的满八旗,也不会超过七万。
乾隆咬了咬牙,当下还是打赢起义军为主,收拾完起义军再对付汉人。
“好,朕答应你!”
“喳——!”
赵清廉应完后,走出金銮殿。
刘墉,张衔,耿秉忠三人也都一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