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微笑着接话:“就是啊,我们的口味在兰县做了那么多年,消费者也认可了”;
然后将头转向坐在同一边的几个人反问:”你们认为呢?“,老板娘在会议上‘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就说出了2号产品是她调制的了;
邹新民点点头说:”是的,我们也习惯这种口味“,周付明也是点了下头但没有说话;
销售部的陈双和说:”我也同意2号产品“,陈双和其实是一个负责在兰县的产品配货员,32岁左右,平头少眉薄嘴唇的年轻人,对兰县的消费者爱好了解一点。
巴特杰就讲:”产品不只是在兰县做,更大的市场是在省城或者更远,营销上要将目光放长远,起码在思维上不可以固步自封,邹强做出口销售,冰虾是在欧美市场,为什么这么多年在国内没有冰虾上市?“;
邹强一时无语,笑了笑说:”我也是谈谈我的看法,提供参考“;
老板娘:”先在兰县做咯,做好了再到省城和其他地区城市“;
何砚:”但是有一个问题,500多万的生产线,当地的市场要收回投资成本财务上有没有算过账“,今天财务没有来人,估计来了也会说不出所以然;
老板娘接着就朝邹老板说:”老邹你为什么要上这个产品生产线咯,当时没有钱的时候我就反对过,现在知道难了吧“,开始抱怨起来,与会人员鸦雀无声,邹老板也是沉得住气,硬是不说话。
老板娘想离开会场,巴特杰制止她说:”老板娘不要走咯,会议纪律不说,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资金问题老肖帮忙解决了,也是功不可灭,包括我在内都是为邹老板解决难题来的“;
这时邹老板说话了:”抱怨有用吗?克明做生意都比我们晚,而且麦子、面粉产区还不是在南方,为什么能上市走出兰县?你们就不能想一想为什么?带你们出去看看世界又不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邹老板故意用”你们“而不是”你“,是不想与老板娘在会上针锋相对,9个人开会,5个人在低着头听;
肖铔樯在想:邹老板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实属不易,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成功,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可偏偏他的儿子也不是一个读书人,仅凭经验做生意,在这个时代已经是相当瓶颈,要发展更是如此。
见他们不说话了,邹老板就问巴特杰:”巴总谈谈你的想法吧“;
巴特杰:”我的想法是对学院开发的新产品向他们做个意见反馈,必要时要求技术人员来公司指导调制,至少三次做试销投放,而且要选择省城和2个以上地级城市的成本价推广,2号产品就在兰县成熟市场销售,争取在一个月内批量投产“;
接着说:”会后我会写一个新产品营销方案报给邹总审批“;
邹总又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再说仓中有粮心里不慌“,然后又问肖铔樯:”肖总你虽然是顾问,不能顾而不问吧,说说你的看法“;
肖铔樯冷静地说:”做企业资金实力很重要,不过新祥水产目前资金不会成为问题,所以目前最大的工作是新产品开发要尽快定下来,新产品营销也要赶紧跟上“;
邹老板就说:”你这是意义上的发言,我更想听到你方法方面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