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深吸一口气,将手中皱巴巴的信函缓缓展开,再次逐字逐句地阅读。
新的审核要求比之前的更加细致,甚至苛刻到每一个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都要详细解释。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审核,更像是一场考验。
“看来,我们得做好万全的准备了。”杨启语气坚定,目光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观测站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空气中弥漫着山雨欲来的气息。
各种图表、数据、公式堆满了桌面,杨启埋首其中,奋笔疾书,推演计算,力求将每一个细节都解释得清清楚楚,不容一丝纰漏。
笔尖与纸张摩擦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时间流逝的刻度。
郭婉静静地站在杨启身旁,目光温柔而坚定。
她轻轻地为他揉捏肩膀,为他递上一杯热茶,无声地给予他支持和鼓励。
她知道,杨启此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审核的日子终于到来。
朝廷派来的官员个个面色严肃,不苟言笑。
他们犀利的目光扫过杨启准备的资料,仿佛要从中找出任何一丝破绽。
“杨大人,关于你提出的地球自转的理论,能否详细解释一下它的依据?”一位官员语气尖锐地问道。
杨启深吸一口气,沉着地解释道:“地球自转的证据有很多,例如傅科摆、星体周日视运动等等……”
官员们不断提出各种刁钻的问题,试图否定杨启的成果。
杨启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青筋暴起,但他仍然保持着冷静,逐一解答。
房间里的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杨大人,”一位官员突然打断了杨启的解释,“你的这些理论,似乎与古籍记载有所出入……”
杨启眼神坚定,从容不迫地解释道:“大人,古籍记载并非完全准确,也需要与时俱进。我的理论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大量的观测数据和严密的逻辑推导之上。”
他随即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手稿,一一展示给官员们,并详细解释了每一个步骤的原理和依据。
他流畅的讲解,严谨的逻辑,以及对天文知识的深刻理解,让官员们逐渐信服,原本怀疑的目光也渐渐变成了赞赏。
最后一个问题结束后,房间里一片寂静,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