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知县主导

朱由校语气坚定说:“为提高各省学子求学的积极性,同时限制胥吏和地方大族在县衙内形成根深蒂固的势力。朕提议,每年二月春闱结束后,大约四五月间,由朝廷礼部、教育部联合各省巡抚、提督出题,在各省举行考试。

凡是在学道考试中被录取的童生,以及本省经过县州府级考试的秀才、本省乡试中的举人,都可以参加此次考试。只要在本省科考中被录取,就可以在本省各县担任从九品胥吏。

这些职位涵盖了省府州县内的通吏、令史、典史、教谕、训导、仵作,以及仓、库、驿的驿丞,巡检司的巡检和副巡检等,还有未入流的杂职官。

从九品官任职三年后,若表现良好,可晋升为九品官;九品官再任职两年,可晋升为从八品;从八品任职两年后,可晋升为八品;八品官任职两年后,可转为从七品。

以上升迁皆需通过知县举荐,布政使审核,吏部审批,只要在任职期间没有重大过失,就有机会得到晋级和提职。

这些官吏在本省内各府州县之间调任,当晋升到七品官时,就可以调出本省,前往其他省份甚至京城任职。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凡是七品以下的官吏,若在经济,赈灾、缉捕、军事,教育、科技,普法等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可以破格提拔。如果在任职期间通过春闱考试,同样可以破格晋升。

对于各省现有的七品以下的官和吏,则通过吏部的日常考核和本省的考试竞争来决定晋升机会。

两代人在衙门担任胥吏者,经过知县举荐,布政使审核,吏部审批,直接提拔为知县。

总之,底层的官和吏需要流动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朱由校深知,古代读书不易,科举之路更是艰难。仅仅是童子试,就能淘汰大量考生。即使成为童生,之后还有秀才、举人、进士等层层关卡,大多数考生最终都会名落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