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在女真人向辽国献马的同一时期,高丽的新任国王王询派遣使者前去面见耶律隆绪并请求辽国罢兵。耶律隆绪只觉得这个王询可能是脑子里缺了根弦:我如此大费周章地忙活了几个月就是为了要打你,可你现在竟然叫我罢兵?是你高丽给了我什么好处吗?还是说你让我感到害怕了?
高丽这边正因为辽国即将到来的征伐而积极备战,那么宋朝对此的反应又是什么呢?说来很可笑,宋朝这边从皇帝到宰相都是一样的态度:我们赶紧躲远点,别到时候这两家打起来飙我们一身的血!
小主,
赵恒问王旦:“高丽到时候支撑不住了,如果派人来归附我们并请求我们出兵相救,我们怎么办?”
王旦回道:“我们刚与辽国盟好,而且高丽已经好多年没有向我们朝贡了,所以还是保持宋辽两国之间的和平最重要。”
赵恒点头表示赞同并说道:“那就传谕登州,如果高丽来请求我朝发兵相助,就让他们说高丽因为常年不向大宋入贡,所以他们没有义务向朝廷传达高丽方面的请求。但是,如果有人前来归顺我朝,那就收下他们,此事也就无须奏报朝廷。”
公元1010年11月10日,辽军步骑混杂总计四十万大军跨过了鸭绿江,高丽方面负责迎敌的统帅正是辽国索要的头号通缉犯——康肇。
要说这康大帅还真的是个爷们儿,但却是一个常年坐在井里的爷们儿。面对辽军如此规模的大举入侵,他的选择竟然是与之正面交锋,结果是毫无悬念的,高丽军队首战被辽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身为统帅的康肇最后只得率领残部仓惶退保铜州。
康肇刚一进城,辽军随即就杀到了铜州城下。耶律隆绪派人将信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书言:“朕以前王诵服事朝廷久矣,今逆臣康肇弑君立幼,故亲率精兵已临国境。汝等能缚送康肇,即可班师。”
耶律隆绪此时还不想将战争扩大化,他要的只是康肇的人头。可是,前面也说了,如果高丽人这么容易在强权面前低头,那么他们也就不配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前被辽军暴打了一顿的康肇很快又恢复了自信,他将所属兵力分为三部,一部屯于营州以西与辽军隔河而阵,一部驻扎于近州的山陵之间,另一部分则据守在铜州城内,而康大帅没有躲在城里,他亲临前线将自己的帅帐设在了与辽军主力大军仅一河之隔的营州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