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治秦者未必秦人也

否则如何在六国围攻的情况下一步步崛起成为帝国。

只是听着楚易安的话,他一字一句写在纸上时,脸色却越来越沉重。

楚易安笔下的秦国并不是什么强国,甚至在七国当中都算很弱小的了。

穷,非常穷,还缺人。

军队装备落后,以前战场上退下来的老秦人大多伤残,有些甚至没有了手或者腿,却连一点抚恤银都拿不到。

老秦人也是满腹怨言,生活贫困,度日艰难,过得是苦不堪言。

可在这样的状况下,他们仍旧记得那句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都知道的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秦献公去世,孝公继位,继位后不久便收到金箭令使者景监传来的消息,六国联盟共商讨秦大计。

收到消息,这位年轻的君王没有慌乱,也没有无助痛哭,而是第一时间召集人商议对策。

从他们商议的言语中,秦胜进一步了解到这个国家到底有多穷。

这么说吧,在他印象里,大顺从来没有这么穷过。

哪怕当年先祖跟随太祖皇帝打江山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穷。

穷的让人揪心。

商议之中,秦孝公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认真听每一个人说话。

只是他也深感现如今的秦国实在太弱,若六国共同讨秦,秦国寿数怕是将尽。

只是老秦人骨子里有一种精神,刚劲耿直,勇敢无畏。

若当真无路可走,所有人都会拔剑而起战至最后一刻。

秦胜提笔再在纸上落下八个字: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君王动容,声音喑哑:“嬴渠梁的血,决与老秦人流在一起。”

秦胜不知道自己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继续写的后边的内容,他的心神好似已经被秦孝公牵引。

写到这里,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都已经呈现在了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