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卫鞅入秦

于是他更加刻苦,将自己的书房扩大了三倍,里边全是各种务实书籍。

可就在这时,下人来报说景监求见,还极力为他推荐一人,卫鞅。

秦孝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了卫鞅,问他有何治国良策,态度极其谦逊。

可卫鞅上来就给秦孝公来了一大通辞藻华丽不着边际的开场白,觉得治国之道王道治国乃最高。

把推荐他的景监都给搞得迷糊起来。

在场好多人甚至打起了瞌睡,秦孝公的态度也冷淡了些,问他何为王道治国。

卫鞅又开始侃侃而谈,孝公打断他后留了句以后再听先生高谈阔论便拂袖离去。

景监给孝公引荐了卫鞅,卫鞅见了孝公却是这样的表现,景监也觉得很丢脸,无地自容。

可他还是硬着头皮很快又给孝公第二次引荐了卫鞅。

上次见面听卫鞅那些话听得孝公很是不悦,可景监大力推荐,他还是去了。

结果去了之后又听了一番卫鞅乱七八糟的言论,甚至还向孝公献上了亡国之策。

搞得景监都想骂人了。

已经不想再搭理卫鞅。

卫鞅却兴高采烈的告诉景监已经成功了大半,还求景监再帮忙让他见一次秦孝公。

景监实在不能理解卫鞅的行为,卫鞅却告诉他自古以来都是明君求贤择臣,可臣子也是要求明择君的。

如果秦孝公把他之前说的话当成了治国之道,那说明秦孝公也是个庸才,并不足卫鞅为他效力治理秦国。

只有试探之后才知道秦孝公有多少才干。

景监被说服,再次硬着头皮为卫鞅说话。

楚易安说到这里还兴致非常高昂,马上就要说到卫鞅的治国良策了,根本停不下来。

秦胜也停不下来,楚易安把卫鞅面见秦孝公这几段写的太过精彩,其中包含了德政,仁政,各种治国之策。

他都不知道这姑娘到底是从哪看的这么多书,知道这么多东西。

还能融会贯通到故事里,除了让故事逻辑性更强,阅读性更高之外,也确实让他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只是前面都还好,去翻历史典籍自己思虑一番,再发散一下思维,要写出来其实并不难。

接下来的治国之策才是真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