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皇上,改变皇上想法的就不是那些主战派的人,而是他们了。
秦胜不动声色扫了眼众人的脸色,敏锐的捕捉到了他们的想法,脸色隐隐难看下来。
从《大秦帝国》这本书的影响逐步扩大开始,暗中寻找楚易安的人就络绎不绝。
秦胜从未插手任由他们去找,一来是因为楚易安的身份就是最好的保护伞,不会有人想到这书会是她一个年纪轻轻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写的。
定会以为是哪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深谙治国之道,为官之道,对历史典籍也是如数家珍,了如指掌。
这样的人其实很少,除了那些名声在外的大儒外,几乎没多少人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二来是因为他们没怀疑楚易安,他若贸然插手反而引人怀疑,无中生有,更容易将楚易安暴露出来。
与其如此倒不如放任。
虽然秦胜采取的是放任的态度,但他从不敢有丝毫大意,始终留心观察着外边的动向。
只要风向有一点转变,楚易安的身份有一丝泄露的可能,他都会毫不犹豫杀人灭口,以绝后患。
秦家能有如今的局面不容易,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易安努力争取来的,秦胜绝不能让她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看来在走之前还得想办法尽快解决掉一批人才行,还有到底要何人来接手他的活,更得仔细筛选才是。
若不是绝对信任,无论如何也不能安排到楚易安身边。
秦胜脑子里各种想法转瞬即逝。
皇上没有再看陈高旻,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冕旒下的面色是从未有过的肃然。
“各位爱卿,朕登基十一载,自登基之日起便发誓要让大顺从朕开始变得强大。”
“可是十一年过去了,一个小小匈奴的侵扰却还让众爱卿这般犹豫究竟是派兵攻打还是送公主和亲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