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司隶校尉曹操

要知道,朝廷制定的粮价标准,是三十钱到八十钱之间,现在足足翻了十倍。

刘辩虽然有些舍不得,但还是给荀彧拨了一些粮食,让他先把粥棚搭起来,让司隶地区的流民,先能吃上饭。

剩下的他也没办法,只能等朝会的时候,再和百官商议。

不过朝这两天是上不起来了,一是宫中的血腥味没那么容易消散,鲜血也不是三两下就能洗干净的。

其次就是还有一大批臣子等着处理,不处理肯定不行。

难不成刘辩上朝的时候,喊一声御史大夫何在,然后乌泱泱的冒出来好几个人,大眼瞪小眼?

这个乱象也要拨正,这是袁绍和荀彧之间的事。

这几日,在刘辩的坐镇下,洛阳干的如火如荼。

朱儁在平定董卓之乱后,好好的当他的北军中侯,训练北军去了。

尚书台几乎就全交到了荀彧这个左丞的身上。

荀彧又要忙赈灾,又要忙宫内的事,还得和袁绍对官吏进行新的清理,可谓脚不沾地。

不过纵使是这样,各种事务依旧被荀彧打理的井井有条。

甚至在对一名名官吏进行重新任命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发什么人的不满,光这一条就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原本对天子决策有质疑的人,这下全都闭嘴了。

虽然臣子们的心思可能各异,但眼睛没一个瞎的。

就连王允都不会自负的认为,这么大的烂摊子丢给他,他能让所有人满意。

鲍信也没有闲着,开始大张旗鼓的重整起了羽林军,刘辩给他定了个目标,将羽林军扩充到八千人。

编制翻了许多倍,鲍信也不敢胡来,作为天子亲军,必须要优中选优。

如何能尽快的把羽林军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一开始还难住了鲍信。

但很快他就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张辽、于禁、高顺三人齐上阵,练起兵来那叫一个优秀,而且各自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说张辽、于禁的练兵,是让人赏心悦目的话,高顺练兵的方式,就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他这不是在练羽林军,倒像是在练敢死队。

一个不好,就要受到皮肉之苦,鲜血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