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黄巾归降

刘备也派人来了信,他居然打到豫州鲁国去了。

一些原本身上打着袁氏标签的人,居然都投靠他了。

尤其是那沛国,提起沛国,别人都会下意识的认为,那绝对是袁氏掌控的核心区域。

沛国国相就是袁术不知道从哪搬出来的人,叫舒仲应。

奏折中写到,舒仲应得知黄忠领兵而来,主动打开城门,号召百姓一起与刘备大军拥护朝廷。

就挺离谱。

还有就是冀州,出现大乱了,不仅鞠义反了,就连沮授等人也反了,跑去拥护公孙瓒入冀州。

没人知道韩馥在冀州干什么,弄的个众叛亲离。

奏疏中提到,韩馥可能已经丢了治所,准备跑去和冀州黑山军谈判,但又怕冀州黑山军要杀他,现在不知所踪。

实在魔幻,不过韩馥局势再差,手下名将名士依旧众多,若是局势进一步变化,能顺势收回冀州就更好了。

最后就是瘟病,刘辩虚惊一场,真的只是普通伤寒而已。

不过他依旧没有大意,继续让人准备着一切防治手段。

这一日,经过多轮的谈判,终于谈妥。

黄巾怕了,火速接受朝廷的招降。

郭嘉统筹全盘的归降事宜,首要的第一步,就是统计人数。

统计了半天,最后给刘辩报了个大概的数目。

黄巾军精壮不过十六七万,加上老弱一共七八十万。

黑山军更寒碜,目前就剩下不到十万人。

刘辩听到这个数字都无语了,他在来之前,以为兖州起码有三四百万作乱。

什么这军那军的,结果就这么点人。

推算归降前,朝廷干死的那些,再加上投降的那些,也凑不出三四百万人。

好歹也是人力,精壮能派上大用,刘辩全盘接收,加上之前归降的那些人,目光他掌握着三十余万精壮,外加近百万老弱妇孺。

除了十万人的军队编制外,剩下的二十万里,刘辩决定一半编入屯田军,一半送往各郡县补充人口。

接下来还有一场盛大的仪式。

在东平国,按照太平道的信仰拜了坛,张燕、张饶这两人,仅在几名亲兵的护送下,来到东平国觐见天子。

在坛前宣布,尊刘辩为太平道天主,刘辩大手一挥,给他们各封了个杂号将军。

天主的身份刘辩虽然看不上,但目前来说对他很有利。

他能在名义上号令天下黄巾了。

那些被分配到兖州各郡县的黄巾,暂时会老实的配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