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也没问题。
问题是尚书台被围的水泄不通,三公一声招呼没打,北军还在懵逼之中,他们在这密谋算什么事。
荀彧转头望向他,“文和有何话说。”
“是不是应该将三公九卿全找来,再好好商量?”
钟繇哼道,“等商量完了,孙坚也就完了。”
“那你们是要怎么样?”贾诩瞪着眼睛问道。
荀彧抚开贾诩的手,“先看再说。”
“我……你……唉!”
贾诩知道,今日贼船自己是上定了。
他往后面挪了挪凳子,尽量离三人远一些,不满道:
“要拆就拆吧,我能咋样,我说话好使吗?”
荀彧不再犹豫,当着几人的面拆开查看。
里面的内容很简单,但又很详细。
先着重介绍了一下北线战事,然后又说到了孙坚的应对办法。
最后,孙坚恳请陛下立刻发兵,得以收复西河郡。
胆子还真是大,换个人绝对不敢这么打。
换个天子当家,搞不好会治孙坚的罪。
荀彧一边看一边念,很快大家伙都了解了状况。
荀彧观察一圈,目光落在贾诩身上,“文和有何意见?”
“我能有什么意见?”贾诩心中有气。
荀攸为了缓和气氛,旧事重提,“文和怎么不嚷嚷要去把孙坚逮回来了?”
贾诩哼了一声,“天子在的时候和不在的时候能一样吗?”
他看的门清,天子在的时候,只要他管一管自己的嘴巴别太毒,怎么出风头都没事,反而会得到重用。
荀攸想到一个词,狗仗人势。
荀彧制止了他们浪费时间,冷静的开口道:
“孙坚虽胆大,却不妨是一出盘活全局的好棋,天子若在,定会下诏派支兵马驰援,届时北线朝廷将彻底占据主动,再无胡人入中原之忧,中原地带将得以发展民生。”
说那么多,贾诩明白他是个什么意思了。
拿到天子口谕或诏书回来,十天时间少不了,孙坚死的不能再死了。
他想起草一份矫诏?
开什么玩笑,矫诏就罢了,私自调兵更是夷三族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