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坚心心念念的援军,按照推断,此时应该出发。
实际却卡住了。
朱儁有大局观,分析的出局势和利害,在荀攸的劝解下,更是深知调兵的重要性。
可他就是固执的不愿动身,这一幕,是荀彧等人无法预料的。
不仅无法预料,还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最要命的是,尚书台已经跟王允等人聊过调北军的事,现在已发圣旨,北军却毫无动静,实在耐人寻味。
就算朱儁并不会说什么,但别人会猜忌,会去查明到底发生了何事。
一旦事情捅出去,荀彧等人会被群起而攻之,到时别说发兵了,朝廷自己就乱了。
钟繇、荀攸、贾诩一起来尚书台找到荀彧。
荀攸将圣旨拿出来时,荀彧就明白了什么,他死死的咬着嘴唇。
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为何还不行?
贾诩面如寒冰,咬牙道:
“荀文若啊荀文若,我早就说过此计行不通,论分辨人心的本事,你差的太远了,若奉孝在,怎会同意你的计策!”
他很了解荀彧,各项全能,识人能力不差,但仅限于发掘才干。
荀彧看不透人心,今日因为这点栽了大跟头,甚至可能会因此丧命。
贾诩自己倒是看出了朱儁不一定会奉诏,就从要不回那九名传令兵时,可问题是他说话不好使。
“接下来,听我的!”
生死攸关的大事,贾诩强硬起来,目光冷厉的从三人脸上扫过,“假传圣旨,事情却没办好,将来无法功过相抵,天子也保不住我等,稳定住北线战事,未来还有一线生机。”
荀攸皱眉望向他,“你说该如何办?”
贾诩冷静的说道:“按我的来,禁军开一道口子,文若亲自进宫一趟,要一道懿旨,朱老将军敢再抗旨,我先将他请入司隶校尉部大牢,钟繇将北军将领替换掉,以最短的时间接管北邙大营,然后领兵出征!”
贾诩打算玩把大的,纵使把假造反玩成真造反。
他已经下水了,再不拼,刀都要架在他的脖子上了。
荀攸轻轻摇头,“太后封宫,就是禁军撤开口子也进不去,除非一路强闯。”
“现在是强不强闯的问题吗?现在是再拖北线就要崩溃了,胡人要南下了,我要掉脑袋了!”
贾诩差点没忍住想破口大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