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一处时,曹操指着一个建筑询问道:
“那不就是个粮仓吗?为何要绕远路?”
“曹使君有所不知,那是私仓,并非官仓。”
“那一片都是?”
曹操瞪大了双眼,眼里在发光。
这么多粮食,当初要是天子没到兖州,他非得派兵来这抢不可。
陶谦笑呵呵的点头,“都是。”
刘辩顺势送上夸赞,“老爱卿功绩斐然,百姓之私仓都堆的满满,朕心甚慰,如此大才,朕都想奉爱卿为师,诏至身边,日日教导朕治世之理念。”
陶谦惶恐道:“老臣才疏智浅,怎能担此大任,陛下乃仁义之君贤名远扬,老臣应当聆听陛下教诲,再为百姓造福。”
“爱卿谦虚了,诸卿都来看看,若是天下州郡都有陶卿这样的贤臣,朕何至于东奔西跑?”
曹操第一个站出来帮腔,“是啊是啊,陶公真乃群臣之典范。”
刘辩微微一笑,心里却在冷哼。
陶谦老匹夫不咋想跟他回朝廷。
还以为老头好忽悠好拿捏,其实不见得是什么大汉忠臣。
不过想想也是,老头虽然有能力,但在历史上做了不少糊涂事,尤其是后期,惹得徐州鸡飞狗跳。
徐州的富庶,除了陶谦能力外,其余都是豪强托起来的。
不想去朝廷没关系,等朕搞定了豪强,就由不得你不去了。
接下来,刘辩视察了一会儿官仓,满意的连连点头。
陶谦这时候提议道:
“陛下,臣已经准备好宴席,士人们都想参拜一下陛下,不知陛下……”
“朕旅途劳顿,要先休息两日。”
“老臣愚钝,忘了这事,臣立马就为陛下准备住处。”
“不用劳烦,朕住刺史府便好。”
“喏。”
刘辩就这么钻进刺史府中,整个刺史府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羽林军包围。
豪强们聚集在陶谦身边。
“陶公看透天子的目的了么?”
“不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