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她所说,这样的照片,是无法对人言的。
其一,你在浴室洗澡,还拿着手机拍照,可见多么自恋啊。
其二,你既然拍了一张,难道还没拍其他的?
素琴肯定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敢轻易与人言。大约,她从冬夏嘴中,听说了我的一些事,觉得我人不错,闲时爱翻书,认为我或与她有共同语言,能够理解她吧。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对那张照片的极度迷恋。
必须承认,那样的瞬间,是可遇不可求的。美的事物,应该与人分享。因为那样,美就成了双份的快乐。
她无法向熟人分享,只能找我这个,近乎陌生人的人发。反正,我对她不知根知底。等冬夏回来,她就会离开,我俩再见的可能性,约等于零了。所以,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素琴发了照片,许久都没再言声,应该的确有所顾忌。
这种事,一旦换一个人,或许就会认为,她心思不纯,有别的想法。
我思谋一番,将上述想法变成文字,分几次发给素琴。每次信息,都多达三四百字。
素琴读后很感慨,先发了一大堆赞。接着,跟我谈起照片来。由着照片,又谈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当然,与隔膜相对的,便是心灵的契合。此前,听她谈话,并不能感知到这一点。但她在网上,像变换了一个人,能侃侃而谈,将内心所思所想,全部转换成文字。
聊着聊着,竟然止不住了。
从蒸菜馆出来,回出租屋,上楼时,看到素琴开着门,我很想上前打个招呼,又怕破坏了网聊的意蕴。
想了想,轻声上楼,没有惊动她。到了屋里,坐在沙发上,抱着手机,和她一顿畅聊。
由着摄影,谈到了小说。我送给她的两本书,《包法利夫人》,她听说过。和我一样,她读了开头,就欢喜得不行。
由着这本书,谈起了阅读,又由着阅读,谈起了少小时候的经历,童年的趣事,家乡风物。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