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可通过制定政策,引导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实现惠及亿万农民的共同富裕。
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
?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实现共享的基本制度安排,要不断完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项目,建立在法律明确规范、政府负责或主导、公平普惠的基础之上,发挥其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缩小收入与消费差距、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的特定功能。例如,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等,不断提升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
?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通过城乡统筹、转移支付等方式消除福利差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的资金来源通常是政府税收而非居民缴费,高收入群体一般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款,从而推动了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转移,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教育与文化方面
?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加大学前教育阶段资源投入与支持力度,扩大学前教育规模,解决入学难的问题;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发展,健全完善学生资助制度,保障大多数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并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着力发展农村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着重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等,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劳动者提供获得劳动报酬、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机会与能力。
? 加强精神文化资源供给:教育文化事业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动机与助推器。应不断加强精神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精神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精神文化资源配置,健全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创新精神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与运行机制,完善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机制,以教育文化事业为抓手培育有人民情怀的文化事业工作者,生产贴近人民的精神文化产品,开展适切的文化惠民活动,为人民提供高质量教育文化服务,助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促进就业与创业方面
?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加快形成产业升级与人力资本提升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政府可通过提供就业培训、职业指导、创业扶持等服务,帮助劳动者提升就业能力和创业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供给。
?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创业政策体系,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加强对创业者的金融支持、技术支持和政策扶持,鼓励更多人投身创业实践,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抓住发展机遇,尽快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同时,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深化各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