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算了一下:“刚才我们从银行过来到达这里,大概花费了四十分钟的时间,你的码速在60左右,按照这种情况,劫匪在市区开车,再快也快不到哪里去,所以他们到达这里,最快也得花三十分钟左右。”
“如果你们用了一个多小时封锁,他们应该来得及离开江北区吧?”
“来不及的,我们第一时间封锁的路口是从江北路口外到内,从这里到外城最少需要50分钟。
“另外劫匪抢劫上百万的金钱,可不是一个小袋子就能带走的,所以即便劫匪逃出了江北区,但他们抢走的钱,是绝对带不出去的。”
梁鹿有充分自信。
李禹这才明白,原来布局这么严谨。
“也就是说,劫匪有两种可能性,要嘛还在江北某个地方,要嘛人出去了,但钱还在,所以他们也会想办法回来拿钱。”
“没错。”
李禹脱口而出:“那要是劫匪已经出去了,但把钱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几个月或者一年后再回来拿走,那时候警方应该都歇案了,那岂不是他们就抢劫成功了?”
“你说的没错。”梁鹿也知道事情的急迫性。
“所以,我想找你的原因,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办法侦破他们的身份,光靠排查想破案太难了。”
梁鹿目光灼灼:“我看过你破案的笔录,你在短短七天,连锯腿案19年前的身份都能找出来,就想让你试试。”
“你还真看得起我。”李禹可没有妄自菲薄,锯腿案纯属运气,多方因素才堪堪破的案。
而且凶手有报复的念头,才能抽丝剥茧找出关联,但劫匪抢银行,不就是看哪个好抢就抢哪个。
好抢?
李禹忽的一怔,他这才发现,好像遗漏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劫匪如此熟练,肯定在抢银行前,事先背书了,也就是环境勘察,确认无误后,才会选择动手。
这就和前世去砸场子一个道理,不把逃跑路线摸清楚,就容易出事。
最后他就是上当了,在撤退的路线上被工程车堵了。
回想起刚才路过的街道,他拿出手机,打开定位点开地图搜索了一下银行营业厅。
搜索出来很多个地点。
距离最近的一家银行在三公里外,当然营业厅不大,劫匪看不上,怕里面钱不够,不选择也能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