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处理好中旨,又拿出皇城司的密报。
宋徽宗接过扫了一眼,“哦?李清照入东京了?”
“是,来之前还写了词牌寄给赵明诚。”
李彦清了清嗓子,念道:“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徽宗沉吟片刻,哈哈一笑:“好一个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没敢见她。”
李彦表情揶揄地说。
“算他识相。”
赵佶嘴角微扬,颇为自得。
就算蔡京是她李清照的表姐夫又如何?
赵明诚一家皆为朝臣又怎样?
在他赵佶的帝王心术下,赵明诚甚至不敢见十八岁就嫁给他的发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佶轻轻念叨:“十六岁就写出如梦令,李清照不愧是个才女,可惜时运不济。”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被打为元佑党。
赵佶下圣旨,禁止朝臣与元佑党子孙后代成亲联姻。
这才有了李清照被迫搬离东京,无法见到丈夫的局面。
赵佶身为大艺术家,自然早就知道李清照,在他刚刚登基那年,甚至还想招李清照入宫,方便深入探讨学问与艺术。
但为了巩固自身皇权,赵佶忙的一时忘记了。
等第二年,也就是1101年想起来,李清照已经嫁给了大她三岁的赵明诚。
此番知道赵明诚连发妻也不敢见,赵佶嘴角上扬,笑容玩味。
同时,显示他的帝王权术已达到了新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