绰号“轰天雷”。
有赞诗——
火炮落时城郭碎,烟云散处鬼神愁。
轰天雷起驰风炮,凌振名闻四百州。
这位甲仗库副使,除了给赵佶做烟花之外,就是典礼时负责放炮。
正如鲁迅所说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一样,令人惋惜。
这也是武洪点名要他的原因。
作为北宋末年有名的科技型人才,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凌振当然不知道这些,他进到阳谷县,看到老百姓依旧在过活,没什么劫后余生的样子,暗道高太尉果然好手段,安抚民生做的很到位啊。
总算到了县衙,跟衙前吏说明缘由,便被热心地请进县衙。
没有见到高太尉,只有一个叫做李达的知县。
一番见礼客气,凌振被带到县衙后面一条街的造物局。
李达说:“这里就归你了,上官嘱咐过,你想造什么都行。”
“多谢知县。”
凌振拱了拱手,进了自己作为一把手的造物局。
可惜没什么人,只有几个积年老吏,除了修补刀剑之外,也就是修补一下皮甲。
他这个一把手有点寒酸。
这大概就是知县比较客气的原因吧。
凌振倒也并非是贪图享乐之辈,将十几口大箱子陆续安置好,给苦力结了工钱,招呼老吏折腾些徐州打造的刀兵,登记造册入库,他自己便琢磨起火药来。
上官说了随意制作,可该给皇帝做的烟花,一样也不能少呢。
武洪不知道凌振能折腾出什么来。
历史进程里,火炮和长枪都要到南宋才出现,但多为竹枪木炮。
铜铁铸造的火炮,直到南宋末年元代初期才出现。 武洪去淄州的目的,也正是为了铁矿和炼铁厂。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徐州,同样是因为徐州才是真正的铁矿生产地,宋朝一半的钢铁都产自那里。
高俅已经捞足了战功,回了汴京。
程万里老老实实地继续做知府。
他们两个很鸡贼的没有将武洪的信给赵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