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指着石碑后面的文字,“我们再来看下面一部分,他的“铭”。”
“铭曰:
魏郡之英,邦直其名。
文章政事,两擅其精。
忠勤体国,刚直不倾。
名垂青史,德被苍生。
千秋万世,永播芳声。
——宋故资政殿学士李青臣墓志铭”(墓志铭由作者虚构杜撰,与历史无关。)
“这首诗对李青臣的评价很高啊!”泉哥大声的说道。
【第一次见真正的墓志铭,原来是这么写的。】
【涨见识了,原来古时候的文臣这么会玩。】
【这是让后人铭记他们,就相当于歌功颂德。】
【我以后死了,是不是也可以让后人给我刻墓志铭?】
【当然可以刻,不过,你有什么功德值得刻?
你一个平民百姓有什么值得记载?】
【我家两个一等功,作为他们的爷爷,以后是不是可以刻墓志铭?】
【佩服,你这个完全符合要求。】
“大家别忙着说话,这上面还有字。”唐青擦着石碑。
“咦,不是都写完了,还刻了什么事?”泉哥好奇的问道。
“咦,好像是墓主参与的着书书籍名字。”唐青仔细的盯着石碑说道。
【古先生,快念一下,我们看不太清楚。】
【上面写的书名字,跟我们网上查的是不是一样?】
【别急啊,石碑常年累月在地下,文字都被侵蚀。
辨认有点困难,让古先生仔细看。】
唐青经过仔细辨认,终于全部认了出来。
“这确实是墓主参与的着述,我一一念给大家听。
《平南时览》、《吴书实录》、《李青臣文集》。
《奏议》、《元丰士贡录》、《重修都城记》。
《宋诗纪事》、《题江干初雪图》。”
“墓主写了这么多书,那得写多久?”泉哥惊讶的说道。
“泉哥,不是你这个说法。”唐青解释道。
“墓主应该是参与了这些书的编辑,并不是他一个人写的。
这里面的《李青臣文集》,应该是他自己一个人写的,其它都只是参与某一卷。”
“那还差不多,如果一个人写,那要写到什么时候。”泉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