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真宗第六子赵祯继位,改元乾兴,时年十三岁。乾兴元年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
时值主少国疑,保皇一党与皇太后一党党争不断,以致朝野动荡,政事堆积,民间水深火热,国力日渐衰落。
大辽趁机屯集重兵于雁门关外,枉顾两国缔结条约,纵兵杀烧抢掠,更使百姓饱受煎熬,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
且说“下有苏杭,上有天堂。”在杭州西湖边上,背靠北高峰,面对飞来峰,有一座灵隐寺,寺内香火鼎盛。
皆因寺内有一座济公殿,传说颇为灵验,引的有游人如织,士子成群,无数女子到此缔求良缘!
而从灵隐寺往东去,在那西湖深处有一座荒山,荒山山腰,有一间不大的道观,破败不堪。
道观的大门一正一斜,靠挂在门框上,眼看摇摇欲坠,就要倾倒;道观的围墙更是不过齐腰高的土墙,这里缺一块,那里少一块,看着坑坑洼洼,破破烂烂;道观的门楣上书着三个大字“朝天观”。
朝天观门前右侧,紧挨着院墙,有一片整理过的菜地,种着些许绿叶,随风摇摆,点点青绿点缀其间。
进了道观大门,一条鹅卵石铺成的小道直通正殿,院墙左侧,一颗有气无力的梨树迎风招展,树下一口水井,写着“游龙井”三个字。
井边一张石桌,三张石凳,石桌上雕刻着一副棋盘,略带斑驳,显然岁月久远。
从院中看去,道观只有正殿一间,以及左右偏殿各一间,左侧偏殿靠近院墙处,则是一间小小的厨房。
此时时近中午,正殿内一人也无,空荡荡的蒲团上方,一支线香飘飘渺渺,遮挡的三清法相越发模糊不清,反而有些仙风道骨之意。
可惜三间房都已经年久失修,虽然不至于漏雨,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切尽显岁月沧桑之意,三清石像虽然破旧,但也一尘不染,显然每日都在打理。
凝神细听,可以听到左侧偏殿内,一声叹息悄然响起。
偏殿内,一道身影悄然坐起,打量四周,从身形上看,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身浆洗的略微发白的青色道袍,头上用木簪挽着一个发髻,双眼略带茫然,显然意识还没有完全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