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婠婠了!可是对阴葵派不放心么?如果说偏见,我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偏见,只要它有好的一面。”
“孔夫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汉时儒家之所以能独尊天下,罢黜百家。皆因为儒家能兼容包并,随世而移,符合了当朝者的需要。”
“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学说就一无是处了。儒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制定了‘礼’。有了‘礼’,统治阶层,或者说皇帝就有了从根本上的法统身份,这一点是维护了稳定的。”
“儒家制定了礼,使的武将虽然跋扈但不敢轻易反叛,使天下黎庶多了敬畏之心,这都是好的,我们不能否认。”
“但是同样的,儒家并不是万能的。城池营造、水利疏通、农业养殖、商贸往来等等,这些事关国事民生的内容,他们并不精通。”
“你作为帝王,不能带着固有印象片面去看某一方势力。魔门传承诸子百家学问,现在固然是偏离了正道,但是其中百家的精华却是好的。”
“选择其中好的留下,不好的直接砍掉就是,现在选择的权力在你,并不在魔门,这是大势所趋。”
“而且只有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能不劳心费心。你只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位置即可。”
“你若是熟读史书,就应该发现一个道理。历代开国之君,有独用‘纯儒’的么?而且历代开国之臣,有‘纯儒’么?”
宋师道点点头,道:“如今想来,历朝历代的灭亡,似乎都和重用纯儒有关。大部分儒生都只是好空谈,言之无物,但如石师所说,他们制定的礼仪,却是稳固了阶层,让各阶层行事有所依,不再是一团乱麻。”
苏昱辰摇了摇头,并不打算在这个问题上深说,这涉及到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开民智的利害关系等等。
“石师可是不认同师道说的?”宋师道看他摇头,不由好奇道。
苏昱辰摇了摇头,道:“这个问题你可以自己思索。还记得我曾经跟你说过的三省六部制么?”
宋师道恍然道:“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石师那时候就已经想到如何安置诸子百家的学说了么?”
苏昱辰道:“安置诸子百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划分职权,将朝堂分开若干个团体,避免其中有人做大。还有,就是扩大朝堂上的人数,给寒门进身之阶,避免世家再次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