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春夏两季迎来了几十年不遇的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一时间叫苦不迭。
刘恒看不得百姓受苦,决定大开国库,救济百姓的同时,又派出使者前往各地。
轵县。
薄昭看着修砌好的城墙,心里满意无比。
这在封地建好的城墙,就好比给薄昭的心加了一层屏障,让薄昭安心多了。
经过群臣一拱火,薄昭现在是恨透了刘恒,觉得外甥刘恒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看着外甥在京城里坐着皇位享受,自己却要被贬到这穷乡僻壤里,薄昭内心的不公平被极度的放大。
实际上,薄昭所认为的穷乡僻壤,对百姓来说确实是,对他来说可不是。
尽管大旱之年,他吃得依旧很好,每顿饭不缺肉食,身边还有好几个女子侍候。
可百姓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穿得破衣烂衫,吃不上粮食,只能无奈徒步几千里去富庶的吴国打工赚一些温饱钱。
事实证明,权力这个东西一旦让人接触,人就会改变原有的初心,彻底沦为权力的玩物。
薄昭曾经在代国是声名远扬的好人,关心民间疾苦,还替百姓申冤;
连刘恒重视百姓的价值观,都是薄昭教的,可见薄昭当年的心性究竟怎样。
可如今的薄昭,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还一个劲地修砌城墙,压榨百姓,让当地的官员自称臣,称呼他为君,已经彻底视大汉的法律于不顾。
同时,薄昭还封锁消息,禁止封地内的官员将事情泄露出去,否则就会被薄昭施以严刑。
其实,这都是群臣设计好的,他们鼓动加拱火,要让薄昭成为刺向刘恒最深的一把刀……
……
轵县的县令陈显是个好官,他不想让国舅爷继续沉沦下去,打着组织百姓出去打工的借口,实则跑到了京城,面见圣上。
他这种级别的小官,正常情况下是根本见不到皇帝的。
不过他运气好,通过熟人几经辗转,最终被送到了苏云的丞相府。
恰好今天贾谊值班,他赶紧把陈显带到了苏云那里。
陈显这么一说,二人再傻也是明白了。
国舅薄昭,很明显就是功臣集团下一步应对刘恒的手段!
刘恒要打压功臣集团,于是重新修订了律法,增加了对勋贵们违法的惩治力度。
可要实行起来,功臣们必然会把薄昭推上来,交给刘恒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