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芒上大典(6)之昆仑大辩

惊城剑雪 孤鸿雪 2123 字 4天前

密室之中,只有四人。元清丰、古南海、丁冕和杜若飞。

古南海问:“若飞,长陵公让你带来了什么消息?说说吧。”

杜若飞拱手向三人一一抱拳见礼:“回禀师叔祖、宗主、丁师兄,弟子也是今晨才得到的最新消息。长陵公欲舍弃芒山大典,改道长安,因幽州军中高手已被全部监视不能动身,故而想让我请宗门派出一二高手助之,以策万全。”

丁冕问:“改道长安?这与芒山何异,都是深入虎穴,长陵公此举何故?”

杜若飞摇了摇头,道:“真实缘故,弟子着实不知。唯有自己猜测,可能与当年李皇后有关。此次芒山大典,仁宗的高手大多都已调往青州,所以其实彼时长安反而要安全些。再者,长陵公其实也不止向我昆仑邀援,同样也已经秘送给了暗影楼,估计也是会请他们派出一人。自太白山败北后,暗影楼途中遇袭被厉南宫所救,半月前长陵公又将御宫山星月湖一带都送给了他们,现已重新召集遗散旧部,基本算是扎根,想必如此恩情,他们多半不好拒绝,应当会派出一人。”

闻言,古南海和丁冕对视一眼,丁冕沉思片刻道:“师父,既如此,便由弟子去吧。弟子在,李易就在;李易在,昆仑就在。”

古南海思量些许,点头道:“此事干系重大,不宜外传,确实只有你去了。”

“弟子遵命。”

说着,丁冕忽然目光严厉地看着杜若飞,问:“杜师弟,此番我去,即是为昆仑与长陵公之近邻之善,也是为宗门之永续大计。但,有道是世事多变、不可尽算,此刻,我且当着二老的面问你,若有朝一日昆仑与长陵公意见相左,甚至最后不欢而散,你……选哪边?”

听了这话,杜若飞登时大惊失色:“你我同长于昆仑,相识二十余年,丁师兄何故有此一问?”

丁冕望向古南海,见他点头,即正色道:“你可知陆氏兄妹死于何人之手?”

杜若飞闻言一惊,愣愣地摇了摇头:“我久在军中,只听说被贼人所害,但是一直没有查出是谁,莫非有了眉目?”

“曲凭寒!”

丁冕一字字咬牙切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凭寒?”

杜若飞神色巨变,“怎么可能,怎么可能是他?我们一起学武,一起长大,可都是比亲兄弟还亲的人呐!”

丁冕深吸一口气,复又长叹道:“是啊,他素日里与陆氏兄妹最亲,总是腻在一起。若不是顾师姐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为了挑拨昆仑与太白,他竟能泄露陆氏兄妹的行踪,害得他们含冤受辱而死,害得静松成了贪杯图醉的废人。当年昆仑七杰,如今已死其三,废其一,所剩三人,柳习风独闯外海,经年没了消息,此地只剩你我二人而已。我不愿日后同门相残,所以,我今日才自作主张,当着二老的面问你,昆仑对我们都有养育栽培之恩,但曲凭寒却能因为他父亲曲远奎之故,不念兄弟之情、同袍之意,陷杀同门。如今,你贵为幽州军将军之位,可谓权重名望,我观你在大辩上的激辞豪情,亦非当年可比,想来也当十分感激长陵公的知遇之恩。故而才有此一问,你如何作答?”

杜若飞满脸惊诧,似乎还没从方才的事中回过神来,直呆立许久。他忽然正视古南海,抬手指天,高声道:“宗主,若飞生于昆仑,长于昆仑,若无师门,我恐怕早已成了山林野兽的腹中食。我在此立誓,若有朝一日有负师门,哪怕动此半点邪心恶念,必遭天谴,纵死不渡苦海、不得轮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