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按老师的想法去做。”

李莲花点点头,别的国家不清楚,就说英国,整个魔法界风气如此不堪,魔法部的态度引导占着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像纳威隆巴顿这样父母为了对抗食死徒而付出巨大代价的孩子,本来应该受到优待和尊敬,但是李莲花在斯内普记忆中看到的情景却背道而驰。

那些因为有了那位的父母这样的人牺牲奋斗才能得到安稳生活的孩子,不但不感激,反而欺辱嘲笑纳威。

因为父母牺牲而成为救世主的哈利得到的不是同情和怜惜,反而被魔法部和巫师界架上神坛,他父母的牺牲成了他们狂欢的理由。

这一切的一切都脱不开魔法部的引导,在李莲花看来,英国魔法部实在是太不称职了。

在伏地魔消失后的十余年时光里,他们既不抚恤烈士,也不抚养遗孤,甚至也没有吸取教训,加强对傲罗的训练,只是一味的引导舆论、出书,卯足了劲将哈利波特定死在救世主的神坛上,用以瓜分邓布利多的功绩。

更有甚者,身为魔法部部长的福吉为了跟邓布利多对标,就能厚着脸皮给自己颁发一枚“梅林一级爵士团勋章”,彻底把这个大家凭借努力奋斗流血牺牲才能获得的奖项变成了一个笑话。

英国的魔法部似乎从来不在乎到底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他们之于民众,没有一丝一毫的责任心,有的只是不断的敷衍和粉饰太平。

伏地魔带着他的食死徒在魔法界搅风搅雨时,魔法部安然躲在邓布利多带领的凤凰社身后毫无作为。

等到伏地魔消失使使徒势力倒台后,他们又恬不知耻的站出来,企图瓜分战果,发现邓布利多声名太盛,无力回天也依然不肯放弃。

为了不让邓布利多再一次拥有救世主的光环,也为了防止兴奋过后的民众秋后算账,他们将一个父母双亡的无辜孩子包装成救世主推到人们面前引导民众情绪,把战时的痛苦转化为对救世主的疯狂崇拜,毫无作为的魔法部,又能再次美美隐身。

至于哈利波特愿不愿意成为这个救世主?管他呢,谁会在意一个连话都还不会说的孩子的意见呢?

救世主是个多好用的东西啊,既瓜分了邓布利多的名声,又吸引了民众的注意,还养活了一票为魔法部发声的喉舌,推出一个救世主顶在前面,魔法部又能什么事都不干,坐等拿好处了。

在李莲花看来魔法部的那群官员甚至不如东海大战后的百川院,百川院至少还会查案,至于魔法部……不说也罢。

“我还想创立几家新的报刊。”

想起到后期粉饰太平胡说八道的预言家日报,还有那个随意造谣污蔑哈利波特,邓布利多以及其他人的记者,李莲花觉得舆论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

“不错的想法,你觉得交给谁去办更合适呢?”

格林德沃欣赏的看着眼前的学生,虽然他只有12岁,但他的想法已经足够成熟了,唯一的不足之处就是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