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恶意报复

秀丽山乡 霖玥 1128 字 7天前

大客车走走停停,开了近5个小时才到车站,陈秀丽因为不常坐车,吐得昏天黑地。

这是陈秀丽第一次来到申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习惯了村里一条主街通东西的陈秀丽,一下车就分不清楚东南西北。

她在路边缓了缓,待晕车的感觉好一些,开始向人打听药材市场该怎么走。

接连问了七八个人,总算搞清楚了方向,去药材市场需要倒两趟公交车。有人劝她打个出租车,陈秀丽却不舍得花钱。

几经辗转,三个小时以后,陈秀丽来到了申南的药材批发市场。她自己也没想到,眼前这个并不起眼的药材市场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会成长为全国第四大药材集散中心。

进了市场以后,陈秀丽想象中顾客络绎不绝的场景并没有出现,空荡荡的市场,从这头望到那头,顾客只有她一个人。

她壮起胆子询问,卖家对她爱理不理。碰上态度好的,告诉她不卖散货,碰到态度差的,连眼皮都懒得抬。

陈秀丽因不争馒头争口气而激起的豪情,在一次次碰壁中,渐渐偃旗息鼓。

正在这时,一个高高胖胖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那些对陈秀丽爱理不理的卖家,见了他跟见了财神似的,一溜烟地围了上来。

“今日要多少货?有新到的黄芪,还有文山的三七,都是十个头的。”

陈秀丽躲到一旁的柱子后面,偷偷地观察。之后她拐到了另一边的档口,学着刚才中年人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打听起药材价格。

陈秀丽惊叹省城药材价格的昂贵,普普通通的地龙骨,以一斤为例,村里人收,湿货6毛钱,干货2块,而到了这里,洗干净切片以后,可以卖到12元。

村里喂猪喂鸡的婆婆丁,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蒲公英茶,居然可以卖到15元一斤,比地龙骨还贵。

山上随处可见的铁线莲,五味子价格都不低,最贵的当属老山参,有价无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