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码头迎来和平与繁荣的新局面后,胡秋水深知,要想让这片土地持续稳定发展,医疗保障不可或缺。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安排得力助手二蛋带领部分学徒伙计,在码头设立济世药堂分堂。这不仅是为了给码头工人和往来商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更是胡秋水有意培养二蛋,希望他能独当一面,扛起济世药堂的一片天。
选定的码头分堂地址位于码头的中心区域,这里人流量大,便于患者前来就医。分堂的建筑风格延续了济世药堂的古朴典雅,木质结构的大门和窗户,透着一股温馨的气息。门口悬挂着一块崭新的牌匾,上面写着“济世药堂码头分堂”几个大字,苍劲有力。
筹备分堂的日子里,二蛋忙得不可开交。他带着学徒们四处奔波,采购药材、布置药堂、整理医案。胡秋水也时常过来指导,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二蛋。
“二蛋,药材的品质关乎病人的生死,每一味药都要仔细甄别。”胡秋水拿起一把黄芪,对二蛋说道,“像这黄芪,要选质地坚实、粉性足、味甜的,这样的药效才好。”
二蛋认真地点点头,将胡秋水的话牢记在心。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懈怠。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济世药堂码头分堂终于正式开业了。开业当天,熟识的码头工人和往来商人纷纷前来祝贺。他们都对这个新成立的药堂充满了期待,毕竟在这忙碌的码头,难免会有个磕磕碰碰,有了药堂,就多了一份安心。
“以后咱们在码头干活,要是受了伤,可就方便多了。”一个码头工人笑着说道。
“是啊,胡大夫和小胡掌柜真是心善,为咱们考虑得这么周到。”另一个商人附和道。
二蛋,大名胡二聃,二聃二聃,村里人因为谐音,就开玩笑唤做“二蛋”,二聃自己也不计较,每天都笑呵呵的,很是亲切。现在升级为药堂掌柜,自然不好再唤做二蛋,胡秋水强烈要求大家尊称二蛋为胡二聃掌柜。胡二聃站在药堂门口,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他热情地招呼着前来的客人,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药堂经营好,不辜负胡秋水及患者的期望。
分堂开业后,生意十分红火。每天都有许多码头工人因劳累过度、跌打损伤前来就医,还有不少往来商人因水土不服、风寒感冒等问题前来求诊。胡二聃和学徒们忙得不亦乐乎,但他们始终保持着耐心和细心,为每一位患者精心诊治。
一天,一个年轻的码头工人被抬进了药堂。他在搬运货物时,不小心从高处坠落,摔断了腿,疼得脸色苍白,冷汗直冒。二聃见状,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