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荡

胡秋水在太医院的日子,如逆水行舟,每一步都充满挑战。随着他在杨林太医身边逐渐崭露头角,也引来了一些异样目光,而一场因一位生病官员引发的风波,更是将他卷入了复杂的漩涡中心。

这日,太医院接到消息,朝中一位颇有威望的工部侍郎刘大人突发疾病,腹痛难忍、呕吐不止。院判即刻安排杨林太医与胡秋水前往诊治。

二人匆匆赶到刘大人府邸,只见刘大人面色苍白,眉头紧皱,正躺在榻上痛苦呻吟。刘府上下一片慌乱,家仆们进进出出,神色焦急。

杨林太医与胡秋水赶忙上前,先是行了医者之礼,随后开始细致的诊断。杨林太医熟练地为刘大人把脉,胡秋水则在一旁专注观察刘大人的面色、舌苔,并向家仆询问刘大人近日的饮食起居。

一番诊断后,杨林太医与胡秋水交换了一下眼神,心中已有了判断。杨林太医开口说道:“刘大人,您这是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受损,加之体内湿热蕴结,故而引发腹痛、呕吐。只需服几副清热利湿、健脾和胃的汤药,再调养一段时间,便可痊愈。”

说罢,杨林太医示意胡秋水开方。胡秋水接过纸笔,沉思片刻,提笔写下了药方,其中包含黄连、黄芩、茯苓、白术等多味药材,剂量精准,配伍得当。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的刘大人的幕僚却突然开口:“慢着,我对这中医理论也略知一二,你们这方子中黄连、黄芩皆是大寒之药,我家大人本就脾胃虚弱,再用如此寒凉之药,岂不是雪上加霜?”

胡秋水闻言,耐心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刘大人此次病症,虽有脾胃虚弱之象,但体内湿热之邪更为严重。此时用黄连、黄芩,正是为了清热燥湿,去除病因。待湿热之邪清除后,再着重调理脾胃。若不用此二味药,湿热之邪不去,脾胃如何能恢复?”

幕僚却不以为然,冷笑道:“哼,你说得轻巧。我看你这方子开得太过草率,说不定是想拿我家大人做试验。”

胡秋水心中一紧,知道遇到了难缠之人。但他仍强压怒火,继续说道:“大人,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绝非随意为之。我们诊断清楚,才会开出此药方。若大人不信,可请其他太医前来会诊。”

这时,刘大人有气无力地说道:“就依这位医士所言,先请其他太医来看看吧。”

于是,刘府又请来了几位太医院的太医。这些太医分别为刘大人诊断后,大部分都认同杨林太医与胡秋水的诊断和药方。然而,那位幕僚却依旧不依不饶。

“就算几位太医都这么说,我还是觉得不妥。这黄连、黄芩的用量,必须减少。”幕僚固执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