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新的危机

自剿灭倭寇后,岭南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胡秋水的医学培训班办得如火如荼,一批又一批的学员从这里毕业,带着云南白药的技艺奔赴各地。然而,在这看似安宁的日子里,胡秋水却察觉到自己身体出现了异样。

近来,他在调配药材时,双手时常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初,他并未在意,只当是太过劳累所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手颤的症状愈发明显,这让他深感不安。身为医者,他深知这绝非小事,可每次尝试为自己诊断,却总是一无所获。

与此同时,戚继光在军中推广云南白药的过程中,也遇到了新的问题。虽然云南白药在战场上的疗效显着,但一些将士反映,在使用过程中,药粉容易受潮变质,影响药效。这一情况让戚继光十分重视,他再次来到济世药堂,与胡秋水商讨解决办法。

“胡先生,这云南白药的功效毋庸置疑,可药粉受潮的问题若不解决,在军中大规模推广还是困难重重。” 戚继光皱着眉头说道。

胡秋水微微点头,刚要开口回应,双手却突然剧烈颤抖起来,手中的茶杯险些掉落。戚继光见状,关切地问道:“胡先生,您这是怎么了?”

胡秋水苦笑着放下茶杯,无奈地说:“不瞒戚将军,近来我的双手总是莫名颤抖,且愈发严重,连简单的配药都难以完成。”

戚继光神色凝重,他深知胡秋水对于云南白药的重要性,若是他的身体出现问题,云南白药的传承和发展必将受到影响。“胡先生,此事不可小觑,您一定要尽快找出病因,加以治疗。”

胡秋水叹了口气:“我尝试过多种方法,可都毫无头绪。也许是上天在考验我,在这关键时候让我陷入困境。”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药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只见一个年轻的男子背着一位老者匆匆赶来,大声呼喊着:“大夫,救救我爹!”

胡秋水和戚继光连忙迎了出去。胡秋水为老者把脉后,发现他的病症十分罕见,不仅身体虚弱,还伴有严重的肢体麻木和颤抖,与自己的手颤症状竟有几分相似。

“这位公子,令尊的病症持续多久了?之前可有看过大夫?” 胡秋水问道。

年轻男子焦急地回答:“已经有好几个月了,看过许多大夫,都不见好转。听闻胡先生医术高明,特地前来求医。”

胡秋水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或许可以通过研究老者的病症,找到治疗自己手颤的方法。于是,他决定将老者留在药堂,悉心诊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胡秋水查阅了大量的医书,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他发现,老者的病症与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以及经络受阻有关。他开始尝试用针灸和中药调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与此同时,胡秋水也没有忘记云南白药的改进工作。他与戚继光一起,对药粉的包装和保存方法进行了多次试验。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药瓶,添加防潮剂,力求解决药粉受潮的问题。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合适的方法。用特制的瓷瓶,内衬防潮纸,再加入一小包干燥的石灰粉作为防潮剂,有效地解决了药粉受潮变质的问题。

然而,就在他们为云南白药的改进感到欣喜时,胡秋水在治疗老者的过程中却遇到了新的难题。老者的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始终无法彻底治愈。而胡秋水自己的手颤症状,也在不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