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镇守上庸的人选

刘禅脸色一红,挠头道:“都是侥幸而已...”

“侥幸?”诸葛亮轻声笑道,“侥幸可造不出水泥和沙盘,少主可莫要睁眼说瞎话。”

身旁的刘备见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完全将他当成透明人,无奈摇头轻叹道:“你俩行了,这小子刚回来,连我这当父亲的都还没拜见呢。”

闻声,刘禅这才看到透明人刘备,连忙低眉顺目,躬身道:“孩儿见过父王,多日不见,父亲的雄风依旧不减当年,大有返老还童的之相。”

刘备没好气的瞥了他一眼,撇嘴道:“都快成家的人了,还这么不稳重,也不怕被未来的妻子笑话,还有你这胡说八道的本事跟哪个师父学的?”

刘禅没脸没皮的回答道:“父亲尽管放心,谁若敢笑我,孩儿保管大耳刮子抽上去,至于这些本事...可能是娘胎里自带的。”

刘备冷哼一声,说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小子这一身本事固然让老夫欣慰,但这一年你的锋芒太盛,若是不知收敛,心生恣意傲气,以后有你的苦头吃。”

“居安思危,深居简出,敛息屏光,才是活命之道,否则你便是下一个甘罗或曹冲!”

刘禅神情一凛,拱手道:“父王所言,孩儿谨记于心,以后定夹着尾巴做人,不会再高调行事。”

刘备嗯了一声,脸色这才稍稍好转。

“在阆中的这段时日,你做的不错,开商修路,是功在千秋的好事,马蹄铁和沙盘的问世,为我蜀汉对抗曹魏和东吴,增添了不少胜算,难怪你张三叔认可你的才能,不错,总算没辱没我刘家的门楣。”

听到刘备称赞的话语,刘禅颇有些意外。

这刘知兵向来对自己这儿子不待见,今日难得听到夸奖的话,刘禅的小尾巴要翘上天去。

“孩儿在阆中没有给父王丢脸,不知可否答应孩儿一请求?”刘禅紧盯着刘备问道。

刘备苍老的眸子不由得眯起:“说来听听。”

定了定神,刘禅硬着头皮道:“孩儿听说曹丕派徐晃、夏侯尚两名将军兵发上庸三郡,此时的上庸城恐怕已兵临城下,若父王不派援军相救,上庸三郡怕是守不了多长时间。”

刘备点点头,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道:“此事我跟孔明先生商议过,上庸肯定是要救的,只是这驰援上庸的将军,却迟迟定不下来...”

犹豫片刻,刘禅深吸一口气,壮着胆子说道:“父王,孩儿举荐一人镇守上庸,有此人在,定会保上庸三郡不失!”

“哦?”刘备眉头轻抬,问道:“此乃何人?”

“翊军将军,常山赵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