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颔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意。随后,吴皇后又将目光转向刘理与刘永,问道:“你们二人的课业如何?可有用心?”
刘理挠了挠头,有些腼腆地说:“母后放心,儿臣每日都有认真学习,只是资质愚钝,进步较慢。”
刘永也赶忙说道:“儿臣也是,虽不敢懈怠,但总觉得学起来有些吃力。”
吴皇后微笑着安慰道:“你们也不必过于自责,只要勤勉努力,总会有所进步。”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间,感情深厚了不少,长乐殿内弥漫着一股温馨的气息。
酒过三巡,菜肴渐凉。刘禅放下手中的酒杯,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看向吴懿与吴班,问道:“二位舅父,朕近日一直在思考科举这项制度,不知二位对此有何看法?”
吴懿与吴班对视一眼,神色有些不自然。吴懿犹豫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道:“陛下,这科举之事,臣等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吴班也跟着附和:“是啊陛下,此事颇为复杂,容臣等再仔细想想。”
刘禅心中明白,这俩舅父对科举制度有所排斥。吴家在蜀中是世族,科举制度若推行,打破门第限制选拔人才,必然会触及他们的利益,因而不愿轻易表态。
刘禅轻轻皱眉,耐心说道:“二位舅父,朕深知科举制度可能会对一些世族有所影响,但这是为了蜀汉的长远发展。如今我蜀汉人才匮乏,若能通过科举选拔天下英才,不论出身贵贱,皆可为我所用,何愁大业不成?”
吴懿面露难色,拱手道:“陛下所言虽有理,但世族在蜀中根基深厚,骤然推行科举,恐会引起诸多不满,还望陛下三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