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帝后情深

老方丈沉默良久:“此签应在公子身上,是‘薄相初瞻知命浅,善根久植似仙闲’。公子原是薄命人,却因多行善事,于凡尘中一生修行,功德护身,久而久之也改了面相。”

童子歌脸上浮起一丝苦笑,神色有些无奈:“这么看来,是我平日里行善积德,积攒的功德延长了我的寿命?可要是真的这样,为什么还有‘好人不长命’的说法?”

老方丈神色温和,目光里透着几分安抚,缓缓开口:

“公子切莫这般想。‘好人不长命’不过是极少数的情况罢了。更多时候,是那些犯下诸多杀戮恶行、背负业障的人,最终遭到报应,自食恶果。”

老方丈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个字都掷地有声。

童子歌听了,脸上的笑意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凝重。

“这么说,嗜杀之人大多寿命不长…… 古代那些暴君,为求长生,不惜杀戮更甚,可最后早早离世,大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扬起一路尘土。

听闻大齐传来重要消息,刚回京处理朝政没几天的皇帝宗庭岭,又匆匆踏上行程。

这些年,宗庭岭在朝政上一直称得上勤勉,可最近这段时间,行为却着实有些反常。

况且,如今外头和大齐的战事基本已接近尾声,许多官员都认为,此时应乘胜追击,继续攻打大齐,最好能多吞并一些大齐的土地。

然而,皇帝话里话外似乎要停战,他觉得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太久,两方民生难免受影响。

大齐犹如一头巨兽,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吞并。

若是逼迫大齐太紧,反而会逼得大齐一朝猛咬,可能断了荆州的后路。

官员们还是觉得皇帝像是变了个人。

要知道,他从前可是热衷于带兵四处征战,不打下一片广阔疆域就绝不罢休。

他这一走,京城中便传出各种流言蜚语,说大齐给了皇帝什么好处,才让他决定停战。

这些传言传到了言官耳中,那些从未上过战场、手无缚鸡之力的言官,竟比前线浴血奋战的武将还要义愤填膺。

在私下聚会中,他们大放厥词,抨击皇帝的决定对不起那些在征战中牺牲的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