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奈之下,赵真只好带着母亲远走他乡,安顿好母亲后投入军营之中。后凭借着赫赫战功,最终得以封侯拜相。
不过,赵真膝下仅有一子,早在元嘉帝登基前就已为其恳请朝廷册封其为世子。
只是那位世子身体疑似有隐疾。四十多岁的时候,才有了赵怀宁这么一个嫡亲女儿。
所以在京城众多世家大族当中,对今日萧秉昀下的旨意有所顾虑或者纠纷。
但赵家却绝对会支持,表示哪怕手中的爵位就此断绝传承,也绝对不会将其拱手让给老家的那些同姓族人。端看多年未曾让世子过继嗣子便可看出。
而她同赵怀宁兴趣相投,引为知己,相信看了自己这封信后,会有所动作 。
独木难支!
偌大的京城仅仅只有她一个女爵,又怎能支撑起整个局面呢?
在当天太阳落山前,正在书房孤坐的赵怀宁收到了这封信。
她拆开信封浏览过后,便匆匆提起笔来迅速地回了一封信。随后握着手中的信件,径直朝着主院走去。
一进主院,赵怀宁就高高举起手里的信,声音响亮地喊道:“娘,您快来瞧瞧。”
把信递给了正在绣花的娘后,说道:“这是赵国夫人写的信。”
长安在信中的措辞颇为隐晦,但敏锐的世子夫人还是一眼就从字里行间瞧出了陛下的坚定决心。
显然,这绝非陛下一时兴起之举。
而她午后听了下人说起这个,便升起的想法说不定能行。
世子夫人抬起头,目光落在眼前正用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女儿身上。
她轻轻挥挥手,示意下人们先退下。
待四周无人之后,世子夫人才伸出手温柔地抚摸着赵怀宁的头发,满脸骄傲地说道:“为娘曾惋惜京中多少男子不如你,为娘曾经还暗自惋惜过,京城里那么多男子竟然都比不上你这般出色。如今运道来了,倘若你爹爹不肯支持,那为娘就让你外祖父出面跟他好好谈谈。咱们钱家可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
听到母亲这番话,赵怀宁的眼眶瞬间红了起来,泪水在眼中打转。
她哽咽着说道:“娘……”
这些日子娘正在给她相看,可她心中却涌起一股无奈和感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难道自己这么多年来苦读诗书、精心钻研书画,将来就只能被困在后宅之中,终日与婆婆争斗不休,还要时刻提防着小妾们的算计吗?
就在此时,只见那世子迈着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声音高亢地说道:“娘子啊,你这般番话可真是辜负了为夫的一番良苦用心!”
坐在屋内的赵怀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传来,赶忙拿起手边的帕子轻轻地点了点自己的眼角,满含着孺慕喊道:“爹。”
世子走到近前,看着乖巧可爱的女儿,眼神中流露出疼爱,缓声道:“乖女莫哭,我今日下差之后便去了你祖父那里,已经跟他老人家商量好了,明日就去朝廷为你请封。咱家就你这么一根独苗,我手里头的这些好东西若不留给你,还能交给谁呢?”
他可不像是昌乐侯那老顽固,把家里那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侄儿当个宝。递上去册封世子的折子都被打回来那么多次,还不能体察圣意。
言罢,世子并未再多看一眼因感动而再度落泪的赵怀宁,而是转头看向一旁的世子夫人,语气认真地说道:“娘子,给怀宁相看人家一事,暂且先停下来。咱们两家给她娶个模样出挑、脑子聪慧的男子当姑爷,免得生出来的孙辈不聪慧。”
世子夫人闻言,不禁白了世子一眼,没好气儿地嗔怪道:“哼,你这人说话总是这般不着边际,说得倒是轻巧。”
稍作停顿之后,世子夫人接下来说的话竟与世子所言相差无几:“找个家世清白些的即可,重要的是要性情温顺,不能顺着乖女的话,就休了他再娶。”
明日她就回娘家,让她娘也给参谋些人选。
不止是德顺侯家中谈及此事,京城之中关于女子承爵之事,街头巷尾都充斥着人们的争论。
长安继续不动声色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类似女状元、女将军类的话本和戏剧通通安排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