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就这么听着杨松将自己早年”徇私舞弊”的劣迹缓缓道来,都只当是没听见其中的不妥之处,反倒连连赞叹起杨松的一片苦心来。
杨松,十四岁高中,屡屡因功升迁。
历任州县主官,右都御史,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十四岁为一县令,四十二岁入阁,五十一岁担任首辅,一直至今。
是真正意义上的三朝老臣。
杨松只是个三甲进士出身,但是他高中之时,实在是太年轻了,年轻到许多官场上的规矩对他都不适用。
他就这么用履历一步步爬,爬到了首辅的位置上,稳稳当当一坐这么多年。
如今虽是年过七旬,看似精力不济,老眼昏花,在座的也没有敢真个小瞧他的。
杨松要是能因为这种事被扳倒,那他就不是杨松了。
...
将那张卷子又重新排了名次,八人皆公证无误,便揭开糊名,填了名次榜单,安排人送到皇帝跟前去。
申行远着意瞧了一眼那张被杨松批改过的卷子,把那名字默默记下来。
大明宫,崇宁帝端坐在龙椅上,皱着眉头,神情有些烦躁。
案前有一封已经打开的奏折,可巧正是林如海发来的。
崇宁帝起身来回踱步,忽然问道:
“戴权,林卿又上折子请求调兵,你说说看,要不要给他?”
一直跟在皇帝身后的一位身着红袍的中年太监闻,言苦笑道:
“陛下这话可问错人了,奴婢不过是个奴才,哪里懂这些。
陛下若有疑问,何不招几位阁老来议事?”
崇宁帝只是摇摇头,他方才不过是心情烦闷,随口一问罢了,借戴权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参和政事。
崇宁帝走回案前,用手轻轻捶打案几,恼恨道:
“扬州的锦衣卫几番来报,林卿屡屡遇刺,偏偏还总攀扯不到他们身上去!
这帮盐商,简直无法无天!一群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