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炎国正式纳入大楚版图,大楚的疆域空前辽阔,这既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广阔的土地意味着更多的百姓需要治理,更多的事务需要处理,皇帝坐在那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龙椅上,看着眼前的疆域地图,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他深知,若想让新并入的土地真正融入大楚,实现长治久安,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来支撑。
“众位爱卿,如今我大楚版图增大,这是我大楚之幸,亦是我等的挑战。新纳入的炎国之地,百废待兴,急需大量贤能之士前去治理。可如今朝堂之上,虽人才济济,但面对如此庞大的疆域和繁杂的事务,却显得捉襟见肘。不知各位爱卿有何良策?”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群臣们交头接耳,纷纷议论起来。片刻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老臣以为,科举乃选拔人才之根本。如今我大楚急需人才,不妨增加科举的规模,扩大选拔范围,广纳天下英才。如此一来,定能为我大楚选拔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爱卿所言极是。科举制度推行多年,为我大楚选拔了无数贤才。如今正值用人之际,是该加大力度,让更多有识之士能够为我大楚效力。”
于是,一道旨意迅速传遍大楚的每一个角落:为了满足大楚日益增长的治理需求,将增加科举的规模,拓宽选拔渠道,广纳天下英才。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公子,只要有真才实学,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朝堂,为大楚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一消息如同春风拂过大地,在大楚各地掀起了轩然大波。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纷纷燃起了心中的希望之火。他们日夜苦读,只为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各地的书院和私塾也变得热闹非凡,先生们更加用心地教导学生,学生们则废寝忘食地学习,整个大楚都沉浸在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
与此同时,在太医院的病房里,王爷在太医们的精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康复。他的脸色不再像之前那样苍白,眼神也恢复了往日的神采。然而,在他的心中,却始终弥漫着一丝淡淡的落寞。
王爷回想起自己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想起那些为了大楚而浴血奋战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为大楚立下了赫赫战功,将炎国纳入版图,这本应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如今,他却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方向。
朝堂之上,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开始大力培养自己的势力,对王爷的态度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虽然表面上依然对王爷敬重有加,但王爷却能敏锐地察觉到,皇帝对他的信任已经不如从前。他知道,这是帝王之术,为了维护皇权的稳定,皇帝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平衡各方势力。
王爷的心中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无奈。他曾经一心为大楚,为了大楚的繁荣和稳定,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可如今,他却觉得自己被这个他深爱的国家渐渐遗忘。
“王爷,您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了,是时候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了。”一位跟随王爷多年的幕僚轻声说道。